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行业资讯
地铁判官走红网络并非暴力美学 莫让制度沦为“橡皮筋”“稻草人
2023-09-11 07:52:36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编者按:因为这个看似“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行为,小伙子被网友封为“地铁判官”。这四个字一定程度上投射出大家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反感和无奈。但更多网友指出,不能美化纯粹的施暴行为。

  □张喆

  近日,一段小伙在地铁上掌掴老人的视频引起关注:两名大妈因座位问题发生争执,旁边一名大爷上前理论,当小伙听到该大爷说“没有人,我占10个座位你也管不着”时,突然反手掌掴大爷,随后说了句“占座还有理了”。许多网友因此称小伙为“地铁判官”,并调侃说“行为有问题,三观没问题”,社交媒体上各种玩梗视频也纷纷跟风。

  小伙戏剧性的举动成了网友玩梗的素材,但文明社会不提倡、美化任何施暴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也不能通过一两个民间“判官”来实现。以暴制暴,一时间可能让人出了口恶气,但一味诉诸暴力并不会带来真正的正义。伸张正义不该鲁莽,冲动打人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正确方式。

  但同时,许多网友为“地铁判官”叫好,反映出人们对于霸座行为的不满。地铁占座、高声争吵等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都让人反感,很多人往往出于“怕麻烦”“怕被讹”“怕和稀泥”等原因,选择了忍气吞声。事实上,许多网友都明白“地铁判官”的做法并不可取,但这种“能动手就不吵吵”的风格,使得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宣泄,这恰恰从侧面说明,公共秩序需要更好的尊重与保障。

  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管理者要敢于“亮剑”,不推诿、不逃避、不和稀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更有作为。现代社会不是快意恩仇的侠义江湖,不能以恶制恶。在公共场所,不文明事件和行为每天都在上演,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正义及时抵达,让破坏秩序者付出代价,要依靠法律制度,而不应依靠民间“判官”。

  “地铁判官”走红网络,也不能简单看作是对暴力的美化和追捧,背后的原因的确值得深思。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不让制度沦为“橡皮筋”“稻草人”。一言以蔽之,维护公共秩序,需要的并不是“判官”,而是每个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