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资讯
湖北省17万户居民尝鲜“惠节电” 通过节电还可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
2024-05-21 21:52:33 | 作者: 彭一苇、肖珠珠 |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省17万户居民尝鲜“惠节电” 通过节电还可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

  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节能减碳行为,再也不是一笔“糊涂账”。依托一个微信小程序,减了多少碳,不仅能算出来,还能由此获得收益。5月20日从国网湖北电力获悉,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湖北已有17万户居民尝试了。

  2022年,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受国网湖北电力委托开发了“惠节电”微信小程序,用户按指引登录该小程序,即可在其上记录自己的节电行为。据统计,自“惠节电”推广以来,至今全省已有约17万注册用户,其中武汉市注册用户约3万户,小程序上发布各类活动累计600余次,累计节电1.3万多千瓦时。同时,这些用户通过节电,还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励。

  尽管目前“尝鲜”的用户还不多,但已经展示出巨大潜力。数据显示,一些表现积极的用户已获得较多收益,如利川市的一名用户,今年3月才注册“惠节电”,至今已累计节电68.67千瓦时,折合减碳量25.22千克,获得奖励30多元。

  居民节能获益的渠道还在拓宽。去年底,国内首个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碳普惠方法学——《武汉市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获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批准发布,为居民节电减碳提供计算工具,将微小零散的节能减碳行为具体量化,使它们“可记录、可衡量、有收益、被认同”。该方法学由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统一指导和组织编制,国网湖北经研院牵头,联合国网湖北综合能源公司、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共同完成,不同的用电场景,对应不同的计算方法,打造“每个人都可节电、每度电都能减排”的场景。

  该方法学还有一大亮点,即创新性提出了“迎峰奖励系数”,如非迎峰时段该系数为1,在迎峰时段该系数就将上调为1.6—1.8。一方面可以反映居民用户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期,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量化了在迎峰时段火电机组投入更多的情况下,居民用户节约相同电量将产生更为显著的减碳效应。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惠节电”微信小程序与武汉市碳普惠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实现数据贯通,标志着该方法学落地见效。在夏季、冬季电网高峰时间,居民能在平台接收通知,参与节电活动,随之产生的碳减排量,将获得相应的“碳积分”,从而在碳市场中记录、流通、变现。随着不断改进,今后,我省电力碳普惠资源开发与变现的体系化管理将更加完善。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