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资讯
山西省投入资金3553万元 继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2024-04-17 10:41:55 | 作者: 杨文 | 来源: 山西日报

  山西省投入资金3553万元 继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连续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今年将继续投入资金3553万元。4月15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惠民工程”通过全省117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00余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不断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范围覆盖城乡,供给方式便捷高效。

  “惠民工程”自2019年实施以来,曾多次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内容主要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聚焦农民工、残疾人、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截至今年初,已累计投入1.6亿余元,组织4200余名专业法律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24万余人次,办结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3.9万余件,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大量法律问题,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预防减少了基层矛盾发生,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今年我省将继续投入资金3553万元,通过开展星级评定、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开展延伸服务等举措,全面推动“惠民工程”提档升级。

  开展星级评定。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法律服务人员进行授星,授星情况将作为法律服务人员评先评优的依据,同时探索授星法律服务人员值班补贴梯级模式,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管理系统,升级“惠民工程”管理软件,增加服务模块,实时动态掌握全省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各类数据。利用数据库信息,优化法律服务人员库,对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进优退劣,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加强品牌建设。挖掘工作亮点,总结创新做法,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加强宣传推广,讲好“惠民工程”故事,打造山西司法行政服务民生的“金字招牌”。

  开展延伸服务。依托晋中市司法局开展“惠民工程”延伸服务试点,立足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提高风险预判的准确性、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性三性目标,有效发挥“惠民工程”在建设法治社会和助力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