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资讯
江西省吴城保护管理站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2024-03-11 18:58:09 | 作者: 杨碧玉 | 来源: 江西日报

  江西省吴城保护管理站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近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城保护管理站(以下简称“吴城站”)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为此次全省唯一入选的单位。3月6日,记者来到永修县吴城镇,从吴城站干部职工的故事里,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之光。

  全心全意护鸟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和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为给每年来吴城周边越冬的数十万羽候鸟当好守护神,吴城站干部职工把本职岗位作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平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长期驻守湖区一线,以站为家,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候鸟,让鄱阳湖成为候鸟最温暖、最安全的家园。

  “今日,湖区秩序正常。”2月11日,正月初二,吴城站职工王小龙在巡湖工作日志上写道,这是他坚守岗位的第38个春节。为了守护鄱湖精灵,每天早上5点左右,王小龙就从被窝里爬起来,再攀上吴城站的瞭望塔,用望远镜观察候鸟,然后开始巡湖。越洲涉水的时候,渴了,喝口凉开水;饿了,啃口冷馒头;累了,就在草地上躺一会儿。吴城站常年驻扎在湖区,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王小龙始终留守在这里。越是节假日,他越用心看护湖区的候鸟,以防不法分子盗猎。

  吴城站有一群像王小龙这样的“护鸟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候鸟越冬季,是站里最忙碌的日子。大家冒着凛冽的寒风在户外巡护,半个月才能休息一两天。每年6月至8月,鄱阳湖水位上涨,交通不便,吴城站来往补给基本靠船运输,大家很难回家。对候鸟而言,他们是守护者;可对家人而言,他们却成了“候鸟”,到了一定时间才能与家人团聚。但大家从无怨言,仍然全心全意守护候鸟。

  积极扶弱帮困

  3月1日,吴城镇吉山养老院迎来了一群“老朋友”,原来是吴城站的干部职工给养老院的孤寡老人送米、油等慰问品来了。大家还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修剪指甲。这项活动已坚持了十余年,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们真是活雷锋,逢年过节就来探望,太感谢你们了!”

  这是吴城站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生动缩影。多年来,吴城站周边群众为保护湿地和候鸟,作出了很大牺牲。吴城站干部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不仅主动联系爱心企业筹集公益资金,有时还自发捐款,扶弱助学、扶老助残,为周边群众排忧解难。

  2020年9月,通过多方努力,吴城站帮助吴城镇家境困难的110名学生申请到了腾讯一对一帮扶基金;2022年6月16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吴城镇被洪水围困,为保障湖区考生如期参加中考,吴城站参与当地“水路通达保驾护航”保障中考活动,安全护送120余名师生到县城中考考点附近;2022年8月,鄱阳湖发生严重旱情,吴城镇丁山村300多亩刚插完秧的农田干涸并开裂,吴城站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单位,为该村捐赠了抽水泵、输水软管及供电线,及时解决了该村农田灌溉问题……

  播撒爱鸟护鸟“种子”

  2月27日,吴城站迎来30名周边的小学生。吴城站干部职工以候鸟保护为主题,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

  作为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全国首批自然教育学校,吴城站充分发挥优势,成立学雷锋志愿宣教小组,结合“野生动物宣传月”“湿地保护宣传月”等时间节点,通过社区走访、校园送课等多种形式,在沿湖社区、乡镇中小学开展公众宣教志愿服务,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2023年,吴城站干部职工先后进入20多所中小学,累计开展候鸟保护宣讲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4500册,吸引近80名志愿者和2500名学生参与“爱鸟护鸟在行动”志愿服务。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吴城站站长唐超群说,他们将充分发挥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阵地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守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一片湿地、一群精灵”,为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璐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