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又称乞巧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七夕节普遍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它承载着关于牛郎与织女的古老爱情传说。七夕节在现代虽然有不少人过,老一辈的人也保留了不少传统习俗,但是却并不是法定节假日,也就是说没得放假。其实在古代七夕节也会放假,放假的朝代就是七夕节达到鼎盛的宋代。根据《文昌杂录》的记载,宋代官府会在七夕节、上元节、寒食、夏至、立春、元日、人日、中秋节、清明、末伏等节日放假。
天上的事
□赵瑜
私下里我觉得,或许七夕节不属于农耕文明。因为,它看上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异地恋,或许只有当下城市里有职业者,才撑得住异地恋的支出。
中国古诗里常写爱情,真正写到日常生活成本的诗句,并不多。我喜欢秦观《鹊桥仙》中的句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感觉是有潜台词的,如果想长久,那我还得打份工挣点钱,好供养我们的爱情。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是务实的。比如春节,就是纪念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要休养生息。吃喝成为春节的重要节目。清明节祭祀先祖,告知后人记住我们的来处,也是端庄的。端午节和中秋节,很大程度上是个美食促销节日,从冬至北方吃饺子,再到春节全家吃年夜饭,一年到头,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活动是吃吃喝喝,精神上的交流相对较少。
如果非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挑选比较务虚的,七夕算一个。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七夕这个节日,吃什么啊?
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没有配套的吃食,看上去有点儿虚无和缥缈。近些年,七夕被国内商家重新包装,设计出很多商业的样子,这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演进吧,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我想说的是,七夕这样的节日,在中国不像春节中秋节被更多民众更深地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七夕更关注精神的愉悦。数千年来,农耕时代的中国,缺少的恰好是精神生活的愉悦能力。
牛郎兄,一个农村青年,被天上的织女看上了。看上就看上吧,还从天上下凡至人间,和他结婚生子。若不是玉帝(也有说法是王母娘娘)不同意,这个传说将有个非常好的结局。偏偏玉帝有很深的门第偏见,强行拆散了他们。
这个故事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民间愿望,还有对忠厚老实底层人的褒赏。但这个故事不想遵从日常生活的逻辑和常识。从常识角度推测,仙女爱上普通农民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所以,这个故事只能在传说中出现。
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放在当下,也是很难实现的。然而,这件事发生在天上,数千年来老百姓讲述这个故事过程中,一直在有意添上些什么,或有意去掉些什么。数千年时间里,七夕就这样作为有虚幻色彩的节日保留了下来。
这一天,杜牧兄曾写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我怀疑,杜牧看星星或许是在北方山里。不然,七夕正值盛夏时分,温度应该不会低。杜牧在如水夜色里,看天空中两颗相思的星星,内心或许想起了某个令他留恋却触不可及的女子。七夕说到底是个更属于私人的节日,这个难眠的夜晚,在星空下,无法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孤独,那就说说天上的事儿罢。
在相当长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中,男女之爱,是无法启齿的隐私,而且,男女成婚须由父母说了算。民间对父母权力的反抗,多数没有效果。普通百姓眼看正面对抗没出路,只好迂回着说天上的事儿。虽然天上的事儿最终也要得到玉皇大帝的同意,但民众反抗起来就方便多了,毕竟反抗玉皇大帝,比反抗自家或他人的父母来得曲折委婉。
事实上,只要反抗的人多了,一定会有好结局的。牛郎织女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民众反对声浪中,在喜鹊的帮助下,牛郎织女终于被允许每年七月七日见一次。权力向恋爱中的男女妥协,爱情未被卫道士谴责,这是鼓舞人心的正向的好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价值观念,可以打破时代的限制,不论过了多少年,故事中的人性依然是饱满让人同情的,故事中对种种约束人性的行为,有着明晰的批判意识,都是可以向全世界输出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闪烁着可以超越时代和偏见的人性光辉。
七夕的好,我最看重的是它的文化属性,这个节日属于年轻人,中年人一般不过七夕,因为养家糊口足以消磨掉他们的柔软。一个地域,或者一种文明,创造出一个独属于年轻人的、以爱的名义交流的节日,这本身就是人性的丰富和美丽,这本身就是一件极美好的事儿。
漫长农耕时代里,这天上的两颗星星,启发了如此多的痴情男女,诞生了数量不少的七夕诗词,咏尽天上人间之爱,也佐证了古典中国的浪漫,佐证了古典中国,依然有很多人能为爱情奋不顾身地投入。
一个有浪漫想象的民族,一个能有人为爱奋不顾身投入的民族,是值得世人忆念和赞美的。
人间又七夕
□刘帆
七夕的故事,结尾是悲剧,但借助鹊桥,沉重中又透出希冀。人世间对爱情的渴望,却托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这是芸芸众生对美好生活的曲折表达吧。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七夕前读元好问的词,觉得世间之情,包括爱情、友情、亲情等,虽有千百种风貌和诠释,但这种“直教生死相许”的情,才令天地动容,才最直击心灵。以至于隔着数百年时间,我仍能共鸣到元好问的感动。
自然界有雁如此,世间有人如雁。爱穿越生死,从未远离。想看跨越天上人间的爱情,不妨看牛郎织女,或只需看牛郎织女。
且让我们从文本着手,梳理七夕的来龙去脉,管窥下七夕的原始风貌。
古老的《诗经》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想象与故事梗概,影影绰绰在其中,“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一心一意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为之眷念不已。
三国曹植乐府诗《灵芝篇》记载:“董永遭家贫……神女为秉机。”东晋干宝《搜神记》所述内容更丰满一点:“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历朝历代关于牵牛织女的记载中,我们发现,“情”字,始终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戏核”。
历史上的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拜祭“七姐”的活动,常在七月七日夜举行,故名“七夕”。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它是独属于女性的盛大节日,因此,它又被称为“女儿节”。在七夕短暂又漫长的一天中,众女子穿针乞巧、投针验巧、拜魁星、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等等,这是她们沉重生活的清新的呼吸。
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多枚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得巧”。这是穿针乞巧。
投针验巧源于穿针乞巧,盛行于明清两代。七夕那天正午,众女子先把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等水面生出水膜后,将绣花针投入,针浮于水面上,大家同看水底投射的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看针影,众女子有喜有悲,其幽微的心事尽在其中。
七夕拜织女,是古代的闺蜜群活动。常由五六好友共同操办。众闺蜜先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来到主办者家中。主办者事先在月光下摆上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瓶中供鲜花几朵,花前置小香炉。
众女子于案前焚香祭拜后,一边围坐桌前吃着零食,一面对着织女星默祷,少女们祈求嫁如意郎,少妇们希望夫妻和睦早生贵子。闺蜜的聚会,常至半夜始散。
七夕节是丰富而多彩,柔软又细腻的,冰心曾言“(女儿节)只这名字便有无限温柔”。通过丰富的有强烈女性特质的节俗,我们会发现,农耕时代女子的共同期盼,无非是嫁一如意郎君相夫教子。如能像织女般心灵手巧,这也是嫁得如意郎君的重要砝码罢。所以,漫长农耕时代里,一年一度珍贵的七夕,女子们乞巧,要比期待爱情,可能更现实一点更有利于实现罢。
我的家乡济源,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坡头镇和大峪镇,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广泛流传,有大量地名和轶事印证,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济源,董傅湾、董永窑、董永坟、傅家院、纺纱寨、董岭、仙口村、遇仙沟等地名沿用至今,村民多可讲述传说,并指认相关遗址、风物。
在大峪镇槐姻村,至今仍存留槐姻庙。相传董永和七仙女在此以一棵老槐树为媒,结为夫妻。后老槐树枯死,当地人用老槐树制成梁、檩、椽、门、窗,建成槐姻庙,围绕槐姻庙,形成了今天的大峪镇槐姻村。
现在槐姻村槐姻庙前,仍生长着一棵槐树。据村民传说,它是那棵老槐树树根发出的枝条长成的。这棵槐树,树干已一人合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去年七夕,我曾在槐姻村仰望星空。银河西北的织女星青青白白,下方四颗较暗的星勾勒出一片锦霞,银河东南的牛郎星浅浅黄黄,两边小星叫扁担星,是牛郎挑着的一对儿女。天上的星星这般应和人间,让人如何不相信七夕昭示的爱情,即便曲折,却也永恒。
古时的七夕节,女儿们更多期待像织女般心灵手巧。在当下的槐姻村包括整个中原大地,女子们在七夕的诉求,更多的是关于爱情。
漫长的农耕时代,最美好的爱情图景,或是这样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在纷繁万象的当下,爱情或许有千百种面貌和诠释。但其核心,仍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仍是“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为了这个,生死可相许,天上人间也非阻隔。在这个意义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着超越性,充满永恒的意味。
陪你看星星
□詹丽
2005年前后,我在山里教书写博客,访客“我的瓦尔登湖”进来时,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点开他的博客,大致知道他是四十多岁高大的东北男人,穿迷彩服着军用球鞋。挺爷们的。在长白山一个小山村买了10间屋,还有五亩地的大院子。之前他可能是个成功商人。他没说,我也没问。
我们叫他老瓦。我关注他时,他已在乡下住了三年,修整荒芜的院子,修房子、盖车库、修路、修栅栏、修火炕。在后山坡种玉米、种刺嫩芽山野菜,在院子里种树、种葡萄、种土豆辣椒茄子西红柿、种草莓。养猫喂狗,还孵小鸡,当然不是他亲自孵,而是天天给老母鸡喂水端食,亲自陪老母鸡孵蛋,还拍下替难出壳小鸡当助产士的视频。他每年都孵好几窝小鸡,把小鸡精心养大。一个年少时驰骋商场、业余练散打、曾去日本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大男人,能俯下身子一天天喂小鸡,需要怎样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啊。用他的话说:“结庐山阴,躬耕田野,皆为一念之生也。”
那时还没有新农村建设和民宿热,老瓦的作为,无疑是超前的是特立独行的。他挖山推土,平整院落,在院墙上用瓦片盖出花样。在院内树下安放粗大原木墩和原木茶桌。他的院子越来越有味道了,我关注他院子的点滴变化,其实是关注我内心的田园梦。
老瓦曾在现实生活中遭遇过失败、背叛、欺骗,但他依然有感动有眼泪,依然相信人间有爱。他一个人在山里读书种地练书法,教村里男孩读古文,实践着现代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活,他让我们认识到“瓦尔登湖”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他的话就是:“能安住狂躁的心,使其如恬静的瓦尔登湖般怡然自在。”
我有博友名山花,湖北人,30多岁,离异,文字简单纯粹,个性沉静优雅。她喜欢做梦,好像一直在等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山花也是老瓦的观众,常写纸条和我聊老瓦的趣事,很多老瓦生活的细节,都是她观察后告诉我的。
某年愚人节,老瓦突发博文《喜讯》称:“截至下午1点前,通过纸条发来真实姓名、地址、手机号码者,将得到老瓦为你自制原木工艺品一件。”老瓦共收到七女两男的求工艺品纸条,其中有山花。
老瓦驱车60公里,去森林深处砍红松木作原料,给女性每人制作一双木屐,给男性每人制作了一个烟灰缸。那些天,老瓦变成精细木匠,借来工具锯、砍、刨、钻,他在博客里记录了制作过程。红松木木质轻灵耐久,木香绵远,做成木屐很有样儿,为做木屐鞋袢儿,老瓦试了多种材料,最后确定用打点滴的塑料管,几根编织制成。
有一天,山花突然发纸条给我,说她决定去单位提前办病退,远赴东北和老瓦共度余生。因为老瓦答应在“瓦尔登湖”边,给她盖座小木屋,七夕夜,带她到湖边看星星。
我吓了一大跳,这是啥时开始的事儿?是不是太冒险了?我私下劝她。她说,如果我没有去,会后悔终生。
第二年春天,打开老瓦博客,我看到他带山花去日本旅游的图片。我发去祝福,老瓦回复:“山花是个善良的女人,这是我的幸运。”
我开始往前仔细翻看老瓦的博客,发现他曾在《春播》一文中写道:“对面的山花开了,就是播种的时节了。”老瓦“湖边”躬耕三年,漫长冬天过后,有一天,一抬头,山花就开了。
老瓦的粉丝都在等待着老瓦,兑现七夕夜于小木屋带山花看星星的承诺。
离守林人小木屋不远的湖边,老瓦亲自伐木,用一个夏天,给山花盖成了小木屋。七夕那天,老瓦揭开了湖边小木屋的神秘面纱。七夕夜,老瓦和山花给博友们发了看星星的图文。
图片只有一张,文字也很清简。也许他们觉得,除了七夕看星星,更珍贵的是此前此后漫长平凡的日子。
他们一起摘葡萄酿酒,一起养鸡种土豆。山花学会了捡蘑菇、晒山野菜。冬天,山花坐在火炕上,用蓝印花布缝制窗帘门帘,用蓝印花布给高粱秆编的锅盖包花边儿,像个东北小媳妇。
再后来,大家都开始玩微信了,我偶尔去老瓦的博客看看,他很少更新,但,那个小木屋一直都在,老瓦和山花一直都在。
曾经的很多年,老瓦一个人在山里,也许就是为了等一个七夕夜同看星星的人。他终于等到了山花。他们都相信世上真的有爱情和童话,七夕看星星是他们心中不熄的火花。余生,他们愿意陪伴彼此,而不仅仅是七夕这一天这一晚。
有关爱情
□马尧
七月的倾盆大雨把我困在一间简陋的米线店,不得已,旁听了一场关于梦境的对话。女孩把荒谬的梦讲得眉飞色舞,男孩几次试图打断她澎湃的倾诉,都被女孩娇嗔着唤回:“你别走,我还没讲完呢!”
正当我以为男孩会不会用一声“别说了”彻底叫停时,他竟抖擞起精神,温柔握住女孩的手,听她絮絮叨叨讲足20分钟。窗外电闪雷鸣的窒息,米线店里浑浊的光线,混杂着灶台气、辣椒味、汗腥气,似乎成就了他俩烛光晚餐般的浪漫氛围。两人平凡到模糊的脸庞,也因爱情自带美颜,两双眼睛闪出漫画特效般的星光。人生所有的高光中,这被爱情点燃的一刻,会披戴上别样光泽,像珍珠,被特别封存纪念吧。
年轻人的爱情真美啊,要的是一眼千年的电光石火,要的是越多障碍越渴望的双向奔赴,要的是携手春风沉醉的夜晚不肯归家的痴迷。我在少女时代读《简·爱》,曾幻想自己是那等待爱情的、平凡而不卑微的灵魂。那时读情感美文,男孩戴着女孩织的围巾,若干年后相见执手无语的故事,也曾令自己热泪盈眶。要浓烈,要成魔,要火花四溅,每双带着这种执念寻找爱情的年轻眼睛,都散发着勃勃生机,不知是因为对爱情的渴望所以年轻,还是因为年轻,才会这样执迷爱情。总之,青春才几年?底色是爱情。
所以迷信爱情,荒谬又神经兮兮。看什么节日都像对爱情的庆祝,过什么日子都觉得是在表白爱情。
古时少女,硬要把比眼神比手艺,对月穿针的乞巧节赋予爱情的含义,硬要把乞巧节流传成助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无非想要寻机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乞的不仅仅是心灵手巧,更乞的是月老赐予金玉良缘。到了现代,我们用更多传说和神话包装自己期盼爱情的心意,情人节、白色情人节、520情人节、蓝色情人节……每个因为“想过”而特意存在的节日,都怀有人类最大的天真,相信人世间有亲情外的纯粹情感,相信存在另一个灵魂对自己的懂得和珍惜,相信有人听自己讲述废话都如听柔板小调般着迷。
前些天看到科学家宣称,在外太空很可能探测到了生命迹象。不禁为地球这颗孤独的星球稍感欣慰:自转和公转到天荒地老,无非是想找个同类项与自己同频旋转,同样的轨迹也会因有爱人的存在,转得更欢欣鼓舞些吧。人类的感情也如此,究其一生,为的只是找出藏在众多孤星中,只为自己闪烁的那颗行星吧!
那么,还是要爱吧。我已站在羞于谈爱情的年纪,但也无法对任何一个渴求爱情的念头报以嘲笑。只是明白了,艰难求得的、惊心动魄的爱情是爱情,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是爱情,但肯和你分担家务、二十年后仍记得送上生日礼物、和你一起打怪升级把娃养大的爱情,也是爱情。它没有变成亲情或恩情,它只是爱情的最终走向,用另一种形态丰满你的日常。在漫长的无边无际的岁月里,这换了外衣的爱情,是更慰藉人心的浪漫。
接受爱情的所有面目,接受花开时的绚烂,接受结果时的踏实,也接受风吹落最后一片花瓣时的清冷。接受热爱时的万物皆可爱,接受牵手逛菜市场的平淡寻常,也接受为爱情流的泪、受的伤。去爱,就好。爱了,就好。像莫名递到手中的一根线,绷紧,靠近,再放松,又绷紧,在这迂回曲折中,在这幽暗忽明中,才发现线那端最终目的地,永远是对方,永远是爱人。
荷风季雨
□茜影
夜来何香
夏又清明紫笋尖,
小塘初满雨声潜。
无眠子夜与谁共,
十里荷风欲卷帘。
晴初问雨
夏至阳升荷满塘,
却忆疏影烈风长。
发问岭头白云渡,
今日成雨戏鸳鸯。
晚雨爱莲
晚来疾雨打青灯,
叱咤雷公令九层。
不忍嫣然流火淡,
淡施粉黛玉盘升。
醒世清莲
狂风横雨起三更,
溪漫长阶潋滟生。
坐等心闲红粉落,
天公不与是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