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种“刺客”的冲击和消费诱惑,更值得家长注意的是,不要攀比、不盲目消费,不能“唯价格论”,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消费意识。如果看到别人给孩子买高价或者“特殊功能”学习用具,就跟风购买;或者孩子看到同学的此类文具就吵着要,家长认为“不能在装备上输给其他孩子”,这都属于不理性消费。别忘了,“文具刺客”盯住的是家长的腰包。
□然玉
一支洞洞铅笔售价近20元,一支米菲宝珠笔(水性圆珠笔)售价50元……新学期开始,不少家长在给孩子置办文具时纷纷感慨:躲过“雪糕刺客”,却没躲过“文具刺客”!媒体调查文具市场发现,一批样式新颖、功能繁多的“高价文具”动辄大几十元甚至数百元,在俘获学生粉丝的同时也成了收割家长钱包的“利器”。(据8月29日《扬子晚报》)
近年来,文具高价化愈演愈烈,无论是学生文具还是办公文具都是如此。其一大驱动力,显然就是文具的玩具化,文具和手办、盲盒、动漫IP等的结合,直接使得其售价水涨船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火起来一款网红文具、潮品文具,趋势一旦流行开去,那么便会形成“人手一个”的强大裹挟力,爱凑热闹的学生们,很难置身事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办公文具之于学生文具的渗透、示范、引领效应,也不断得到强化。某些主打原创设计、高品质的高端办公文具,同样成为学生群体心仪的对象。消费心态、消费水平全方位的成人化仿拟,在文具这一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有些学生的文具走可爱风,有些学生的文具,则完全效仿商务、简素、职场精英的风格。于是乎,一些国际大牌的高价文具,甚至成为很多学生的标配。
时至今日,文具早已不只是工具,在初始属性之外,其所承载的价值内涵、标签功能,成了很多学生认可和青睐的要素,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文具中定义着自我。文具,就如同服饰、配饰一样,被很多学生当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图腾和标签。所以,某些在家长看来是“文具刺客”,在学生眼中则是“心头好”,确乎是能让自己心情大好的。
办公族往往为了一支精致的签字笔“不惜重金”,其内在逻辑实则很类似“口红效应”,即花出一笔闲钱,用非必要的“廉价消费品”来自我愉悦、自我慰藉。对学生来说,只要不过多攀比,使用网红文具应该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