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火千年不熄匠心千古不朽:汝瓷知己汝州等你 中国汝瓷小镇高光亮相
![]() |
开幕式主会场 |
![]() |
把爱写在左手谢秋非作品 |
![]() |
破晓 刘光普豆家乐作品 |
![]() |
采莲张子康作品 |
![]() |
伶张继一作品 |
![]() |
元曲四家 祁小敏作品 |
![]() |
展厅一角 |
![]() |
爱不释手 |
![]() |
乾坤玉璧张玉凤作品 |
![]() |
丹凤合璧李晓涓作品 |
![]() |
梅瓶赵志强作品 |
![]() |
金福禄范随州作品 |
![]() |
龙纹粉盒王振峰作品 |
![]() |
荷叶口花瓶倒流香塔刘军正作品 |
![]() |
陕西省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党组书记吴延旗,在推广交流展现场。 |
![]() |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孔红生,介绍双年展情况。 侯建勋摄 |
![]() |
茶席作品 |
![]() |
茶席作品 |
![]() |
童趣吴金果作品 |
![]() |
融合-汇聚路为东作品 |
![]() |
现场演出 |
![]() |
现场演出 |
![]() |
传人 |
□张鸿飞刘云郭营战郭亚伟文/图
二厂现象
国营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中青年陶艺家邀请展
“二厂现象”这四个字,需要分开来说。
“二厂”是汝州人叫顺嘴、叫习惯了的简称,其实这个厂的全名是国营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
在国营汝州市汝瓷厂破产改制之后,“二厂”承担起了汝窑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走出了一大批坚守初心的汝瓷人和子承父业的汝瓷人。如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汝瓷界的大师和传承人,是汝瓷界的中流砥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关心中华民族优秀手工艺品的恢复生产,特别是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发出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汝瓷恢复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如火如荼地展开。
面对已经断代数百年的汝瓷制作技术,第一代汝瓷传承人怀着无比坚定的汝瓷梦,恪守初心,历经30多年科研攻关,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恢复了汝窑的各类釉色,完成了国家交给他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任务。这一代汝瓷人和他们的传人,成为目前汝瓷界“二厂现象”和“一厂力量”等国营汝瓷生产时期的代表性传承群体。
在这一群体中,有近代汝瓷恢复奠基人郭遂,国家级大师朱文立、孟玉松、李廷怀,也有推动汝窑研究的专家型厂领导李聚万、马永杰、陈松江、郭留江、张天庆、郭连成等,还有王一沙、杨贵荣、樊立等技术工人,以及为数众多的中青年陶艺家。
主办方在展览的《前言》中说,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从国营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走出的部分中青年陶艺家代表,集中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推广和宣传他们的艺术成就,激励年轻后辈学习前辈,奋勇向前。
本次展览以出生年份排序,展出了21位中青年陶艺家的作品,他们是:朱金奇、李素华、杨云超、张玉凤、刘军立、姚瑞平、赵志强、韩琴、范随州、张迎军、刘军正、胡忠诚、樊卫星、谢朝武、韩红、李听卫、王振峰、李晓涓、谢朝伟、郭红钢、王振宇。
汝瓷知己汝州等你
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在中国汝瓷小镇开幕
蟒川河水妙笔再展描得汝瓷大复兴,十里窑场瓷魂永在唱响时代新壮歌。
4月20日9时30分,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在汝州市中国汝瓷小镇恋瓷湖南广场盛大启幕,主题是:汝瓷知己汝州等你。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监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会长张玉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孔红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海旺,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院长魏小杰,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高黎,平顶山陶瓷学院院长梅国建,平顶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刘文海,汝州市二级巡视员陈国重等1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大师及瓷界翘楚、教授,和汝州市社会各界人士500余人参加开幕式,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文化,欣赏陶瓷艺术珍品。
汝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春晓致欢迎辞,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赵战营介绍本次活动有关情况。张玉骉致辞,预祝本届汝瓷文化节成功举办,对文化节助推汝瓷产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予以肯定。翟红志介绍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收藏展情况,高黎介绍陕西科技大学耀州窑陶瓷艺术精品展情况。
开幕式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移步中国汝瓷博物馆,兴致勃勃地参观第六届“CHINA·中国”(平顶山·汝州)陶瓷艺术设计大赛作品展,河南博物院主办的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收藏展,“中国汝瓷小镇杯”国际环境雕塑陶艺创作大赛收藏展,陕西科技大学主办的耀州窑陶瓷精品展,汝州市汝瓷研究院策划的“二厂现象——国营美术汝瓷厂中青年陶艺家邀请展”,国营汝瓷生产时期恢复历程回顾展等展览,第二届汝瓷茶席设计大赛。
汝州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汝瓷之都”“曲剧之乡”,此前曾成功举办过两届汝瓷文化节,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系列活动将持续到4月27日。其间,除了集中展示当代汝瓷艺术之外,还将举办涵盖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艺术家创作的丰富多彩的陶瓷作品系列展览展演活动,包括5个主题展览和茶席大赛、新品发布、汝瓷发展研讨会。“创新·融合”现代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也将同步在中国汝瓷小镇创客源会议室举行,届时,来自国内外参与本届汝瓷文化节的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现代汝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汝州市社会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李晓伟
汝瓷,以实力“出圈”,以典雅“圈粉”,以复兴走向“高光”。
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座位上的“龙头杯”(也被称为“总理杯”),到中法两国元首非正式会晤中使用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青瓷茶杯,近年来,随着汝州市汝瓷产业的不断壮大和突破性创新,各种汝瓷作品不断亮相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充分证明了汝瓷产品在一次次别具特色的高规格活动中鹤立鸡群、大放异彩。
如今,我们又迎来了盛大的“中国汝瓷文化节”。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37个省级节庆活动之一,已由汝州市成功主办了两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届“中国汝瓷文化节”以“汝瓷知己汝州等你”为主题,在中国汝瓷小镇“高光”亮相。
以瓷为媒,讲好汝瓷故事。“中国汝瓷文化节”期间,除了集中展示当代汝瓷艺术之外,还将举办涵盖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艺术家创作的丰富多彩的陶瓷作品系列展览展演。
汝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与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齐名。汝瓷有两大特征:一是其釉层中气泡的独特排列,形成青中泛蓝、蓝中融青的奇丽釉色,如豆绿、天蓝、月白、天青;二是汝瓷开片形成的独特纹饰,如蟹爪纹、蝉翼纹、冰裂纹、鱼鳞纹。正是这独有的气质,才使汝瓷在世界瓷林中一枝独秀、一脉相承。
汝瓷的美,在于它不轻浮、不张扬,温润如玉。这种最为本真的美,才是其精髓所在。国画大师李苦禅写下: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要“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临汝(汝州)汝瓷一厂的专家们研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原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通过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如今,经过几代汝瓷艺人的不懈努力,让汝瓷“青”为其色、“玉”为其骨、“新”为其魂,先后恢复研制出了汝窑豆绿、天蓝、月白等十余种釉色,研制开发出汝瓷瓶、尊、炉、洗、碗、盘、兽、人物、茶具、文具、酒具等共十多类数百个品种,随着中国汝瓷小镇的开发建设,汝瓷已由传统制作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大踏步迈进。
历代汝瓷工匠,这些汝瓷的追梦者,将蓝天白云的颜色渲染在汝瓷上,为古朴的汝瓷赋予了太阳的亮色和热情,舒展着蓝天白云的纯洁和明快,用坚硬的质地书写着汝瓷的苦难与辉煌,让汝瓷化蛹成蝶、浴火重生。
漫步汝州的大街小巷,汝瓷元素弥漫,让这座城市越来越体现出深邃幽雅的气息。
千年不熄的窑火,千古不朽的匠心。
“汝瓷知己汝州等你”,让汝州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而汝瓷的根与魂始终熔铸其中。汝州,这座城市本身就如同一件需要潜心涤虑的古老瓷器,正在从其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中,真正探寻到辉煌复兴的“出圈”密码。
(作者系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