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综合报道
农旅融合加速乡村振兴:“院县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罗山模式
2022-10-19 07:40:35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农旅融合加速乡村振兴:“院县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罗山模式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近年来,罗山县委、县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殷殷嘱托,在河南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撑下,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主导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罗山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合作共建内容和形式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一大批共建成果,形成了“院县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罗山模式。

  加快稻米产业升级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罗山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生态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粮食种植面积145万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0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45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0万亩,绿肥种植面积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4.6亿斤,在乡村振兴中,罗山农业产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省农科院结合罗山生态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面对罗山稻米多而不优、生产种植与加工不衔接、品牌价值低、没有优势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充分利用冬闲季,以绿肥培肥地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订单生产、订单加工和销售,围绕优质稻米知名品牌、特色品牌建设和延长优质水稻产业链条,着力打造以“紫云英稻米”“虾田稻米”“再生稻米”为特色的稻米产业链条。

  9月7日,省农科院优质水稻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罗山)揭牌仪式在罗山举行,标志着省农科院和罗山“院县共建”合作再上新台阶,院县双方在共同打造我省水稻创新高地、搭建一流创新平台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罗山新时期“院县共建”工作提供了新方向。

  加大科技人才引进

  解决生产技术瓶颈

  “这几年,省农科院的领导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种的花生、小麦、油菜都有专家指导,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产量高。”罗山华实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光明说。

  人才兴,产业才能兴,产业兴,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省农科院和罗山县始终牢牢抓住人才这一关键环节,利用“院县共建”平台,省农科院分别向罗山县派出了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绿肥、园艺等6个专家服务团,对接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实地技术指导服务,线上、线下培训技术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发放各类技术资料,为罗山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罗山的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省农科院在多次实地调研基础上,把一些复杂技术简易化、把外来技术地方化,推出了一批新技术,解决了罗山生产中的技术瓶颈。

  三年来,“院县共建”结出了累累硕果。省农科院围绕罗山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利用“院县共建”平台在罗山建成不同类型的示范基地129个,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大大促进了罗山的经济发展水平。

  推进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省农科院根据“院县共建”罗山示范县建设为罗山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实现罗山全域旅游的总目标,结合罗山重点项目“初心路”的建设需要,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在沿线发展景观农业。

  通过种植紫云英、绘制稻田画,提升了初心路和何家冲旅游线路的品位和价值,建立观光体验农业示范区,吸引了更多游客到罗山旅游。现在,优质稻示范基地稻田画已成为游客新的网红打卡地、罗山乡村旅游的新名片,实现了旅游产业与优质水稻产业双丰收。

  省农科院还通过“院县共建”平台积极开展特色产品农企对接活动,发展订单生产,创建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超对接和网络销售,助力罗山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

  “把优质水稻产业的发展与促进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旅融合双丰收,‘院县共建’打造了罗山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为罗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罗山县县长余国芳表示。

  在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撑下,罗山通过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县建设,将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一步步成为现代化农业强县。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