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一老”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晚年生活更为幸福
“养得了”:
●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6万个
●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
“养得好”:
●建成17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建成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53个
“一小”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让优质资源更加普惠
学前教育抓普及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8%
义务教育促均衡
●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
高等教育提质量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13%
“一青壮”
推进技能河南建设,让人生出彩更有保障
一手抓职业教育发展
●中职、高职教育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
一手抓职业技能培训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00万人
初秋问民生 枝叶总关情
9月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开学,孩子们经过几个趣味环节进入校园,开启学习生活。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让老有所依。图为夏邑县康平医养中心医生在指导入住人员进行康复锻炼。苗育才摄 第四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吸引了广大英才。本报资料图片记者聂冬晗摄 |
□本报记者王向前冯军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幸福了万千人生活。
为政之要,惟在为民。为民之策,首在“急难愁盼”。初秋时节,记者再访“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感受他们的生活之变。
一老从有所养到养得好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盼着老年生活好。
走进方城县凤瑞街道安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在休息区听戏、看电视,谈笑间流露着对生活的满足。“我们把高龄、空巢、独居且生活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作为服务对象,老人白天入托,由工作人员照料生活,晚上回家居住休息。”安庄社区党支部书记丁海峰说。
养老,不仅是身体有舒服的地方,心灵也要有“归宿”。近年来,方城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养老服务用地足额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将继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确保优质养老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照进现实。”方城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左福建说。
老有所养,更是一道全社会必须答好的时代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个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
补足设施短板,完善硬件条件、丰富服务内容,我省养老的幸福生活已“触手可及”。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6万个,拥有养老床位53万张,比2012年翻了一番;建成17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服务1410万老年人;建成运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53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94个,分别占全省街道和社区总数的82.2%和93.5%,把日间照料、临时托管等多样化养老服务送到了家门口。
8月30日,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许昌召开,再次强调要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府+市场”的运作机制,创新“养老+行业”的发展模式。
“有句歌词是‘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们把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幸福养老‘河南样本’。”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说。
一小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河南是教育人口大省,在校生2695万人。把河南的教育搞上去,就能为河南赢得美好未来。
进入9月,我省各地中小学迎来开学季。为了迎接孩子们的回归,禹州市花石镇观音堂小学把校园装饰一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配备了崭新的教学一体机。
而在几年前,这所乡村小学还是另外一番模样:校园破败不堪,地面荒草丛生,教学设施也不齐全。最困难的时候,学校只剩下6名学生、2名老师。
“现在,回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校长王变变笑着说,早些年想“舍近求远”把孩子送进城里好学校的家长,如今把“家门口就有信得过的好学校”挂在嘴边。
城镇学校人满为患,乡村学校日渐萎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聚焦“一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让优质资源更加普惠。10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解决“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河南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支持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等,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很多地方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
河南教育之变,不仅是“面子”的改善,还有“里子”的革新。
开学了,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晒出了学生的暑假作业,有旅行计划、乐拍留影,也有做家务、志愿服务等。
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整理玩具……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的孩子们在“家”忙得不亦乐乎。秋季新学期,劳动课成了一门独立课程,学校为一至六年级的学生确定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内容,带领他们参与劳动、感受劳动,在劳动中掌握技能。
如今,教育不再是一“智”独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已成为共识。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入园难”“入园贵”到公益普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正在从梦想变现实。
一青壮从有劳力到有技能
人生的巅峰始于足下攀登,生命的精彩在于双手奋斗。
进入9月,天气凉了,开封姑娘宋华倩要在老人身上操心的事情更多了。不久前,29岁的她在2022年河南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暨河南省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家政服务——居家照护老人赛项一等奖。
“这次技能大赛是我省首次举办的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大赛,规格高,规模大,是广大养老服务技能从业者‘练兵’的绝佳舞台。备赛期间,为把一个技能操作到位,我会不断重复练习动作,直到教练满意为止。”她说。
以赛促练,宋华倩提升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我省的技能人才成才通道也得到进一步拓宽。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动竞赛成果转化,每年组织开展近70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参赛人数达上百万人次。
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又是“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1亿多人口插上技能翅膀。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离不开一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支持。”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飞说,借助“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企业累计培养技术骨干65人、研发骨干27人、技术工人400余人,并打造河南省绿色化工实训基地,聚焦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培训人才8000余人。
技能创造幸福生活,青壮年劳动力的人力资源红利正在我省释放。我省一手抓职业教育发展,去年年底中职、高职教育在校生分别达150.7万人、137.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一手抓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近年来每年开展技能培训超过300万人次,截至目前,技能人才总量超过1300万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持续不断的新起点。河南有1亿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人口基数,都是大事情、大民生。我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运用精准的思维方法,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必将让河南人民生活更为富足、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目前全省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894个
10年来我省新增幼儿园1.4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18所
截至2021年底,全省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由78%提升至100%
去年年底我省中职、高职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150.7万人、137.8万人
均居全国第一位
省内6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双高工程”支持建设了34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54个高水平专业群
我省连续三年高质量完成“高职扩招”任务,三年累计扩招30.66万人
养老变成“享老”
“我在养老服务中心,实实在在体验到了省里推行养老服务工作的好处。”开封市禹王台区居民董宪成说,“一日三餐有人端到面前,饭菜可口得很,其他服务也周到,费用也不高。”
上个月,开封市禹王台区菜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试营业,吸引大批老年人前来咨询。一番“考察”后,68岁的董宪成在家“坐不住”了,来到这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
就近入托、日间照料、医养结合、心理辅导、老年食堂……这对周边老人极具吸引力。“现在每天都有老人或者子女打听情况。我们会根据附近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助餐或者试菜活动。”中心负责人王世红说。
养老事业是重大民生工程,养老服务设施不足是养老服务行业的一个“痛点”。禹王台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顾展鹏介绍,菜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前期费了不少周折,经多方协商才将一家单位下属服务站的空余房产纳入禹王台区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并与专业公司共同建设了这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运营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的河南安泰养老集团负责人刘泰介绍,目前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家庭事务劳务化等趋势较为明显,广大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这几年,各级党委政府以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政策,有效地补上养老服务的短板,打通养老服务发展的堵点,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增强了全社会发展养老事业产业的信心”。
目前,河南安泰养老集团在省内运营管理了近10个市(区)级智慧养老平台、50多个养老机构、近30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总床位超过4000张,初步形成了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业务格局。
以菜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试营业为标志,开封市禹王台区完成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全覆盖。今年以来,禹王台区共建设养老服务设施56个,包括区特困供养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50个。
禹王台区的做法是全省养老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我省正在全面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帮助老人从养老变“享老”。
技能劳动鼓腰包
“通过在浚县森源职业培训学校学习电焊,我取得了焊工职业资格证,并在一家水暖公司找到工作,每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工资。”9月2日,浚县王庄镇郭新寨村脱贫户陈福兴在电话里高兴地说。
陈福兴能学到一技之长,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得益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在浚县的扎实推进。
再过些天,浚县森源职业培训学校办公室主任王晓红就更忙了。“秋收前后,很多人从外地回来,正是宣传技能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的一个好机会。”她介绍,自2018年以来,他们已培训焊工10250人次,其中困难群众358人次,切实推动了浚县群众学习技能、掌握技能,实现了以技能促就业、助增收。
去年以来,该校先后与宇通集团、南通中集集团、中核集团、上海江南造船厂等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定向培养合作协议,输送了大批焊工技能人才,并大大提高了浚县“黎阳焊工”的知名度。“接下来,我们将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实现靠技能就业、靠技能增收、靠技能成才。”王晓红说。
在浚县鹤翔职业培训学校,因病从小就需要坐轮椅的李安成,通过学校的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如今已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同时也是学校的美工讲师。李安成说:“我是去年10月份拿到的中级职业技能证书,现在每个月能收入1万多元,还能帮助来这里培训的残疾人学习电商知识。”
“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已开展培训14期,培训人数424人,持证人数297人,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浚县鹤翔职业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孙系说。
今年以来,浚县新增持证1.861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620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就业需求,组织更多农村劳动力参加电工电焊、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进一步叫响‘黎阳焊工’‘浚县家政’等劳务品牌。”浚县人社局党组成员李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