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将会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未来科技研究+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功能区。与此同时,《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出台。根据该办法,郑州市产业基金从2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明确将子基金返投要求由之前的1.5倍降低到1倍,并同步放宽返投认定标准,以吸引各类社会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发展要素向郑州集聚。
8月16日,中原科技城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8月16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发布,郑州市以前瞻30年的思维提标定位,远期至2035年要将中原科技城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城,使之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创新区域布局的关键节点,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郑州市以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为支撑,把省科学院摆在核心和统领位置,对中原科技城未来发展总体目标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从时间轴上看,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到2023年,重点推进“三合一”融合发展,打造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前沿研究的创新体系,争取在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龙子湖智慧岛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区域创新策源地、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要素市场改革先导区。
中期到2025年,构建一批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实现与省科学院共融共生、一体发展,产生一批原创性、颠覆性、迭代性技术,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
远期到2035年,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城,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创新区域布局的关键节点。
从空间布局上看,方案围绕省科学院的三大学部七大科研方向,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桥梁,将中原科技城总体划分为“7+2”功能片区,分别为龙湖北部的科创功能区、如意湖的科技服务片区、龙子湖的科技活力片区、郑州东站的科技总部片区、白沙北部的科技装置片区、白沙南部的科技转化片区和连霍以北的科技发展片区,规划金水科教园区和中牟北片区两个协同发展区,作为预留科研发展区和智慧创新产业区。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为助力中原科技城建设,郑州市探索实施以收入为参照的人才激励政策,根据人才在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贡献予以奖补,制定出台了《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细则》,共分18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将对在奖励范围内的年工资薪金收入40万元以上的优秀人才,按工资薪金收入5%—20%的比例给予经济贡献奖励。另外还将经济贡献奖励申报在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完成后进行,采取即时申报方式,年度奖励名单确认后,奖励资金由市本级和郑东新区按照现行财政体制承担。
另外,为向中原科技城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郑州市还制定了《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计划构建以政府性投入为主的资金筹集长效机制,打造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依托智慧岛基金集聚区,大力实施“基金入郑”行动,探索成立“郑州创新投资联盟”,搭建人才、项目及政策资源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