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郝庙村村民抱团发展红薯粉条产业 产品热销省内外
近年来,渣园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特产深加工产业,发挥郝郝庙村悠久的粉条加工优势,引导村民们抱团加工粉条走上致富路。
1月4日上午,在郏县渣园乡郝庙村,各家小院作坊里机声隆隆,热气腾腾下着粉条,广场上、路边上拉扯起的绳子上挂满了粉条。
走进村民王新正家的粉条作坊,只见大锅台上的炉火正旺,锅内的水沸腾着,一名男子把揉好的粉团加入漏斗器里,随着机器的拍打,一根根粉条均匀地从漏斗器下入沸水里。一位妇女用一双特制的木筷子快速地将粉条从大锅内捞出,然后经过冰水挂杆。
近年来,渣园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特产深加工产业,发挥郝庙村悠久的粉条加工优势,引导村民抱团加工粉条。
王新正介绍,他们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下粉条了,每天要制作2000斤粉条。“现在粉条行情不错,一个冬天我们每人能收入4万多元呢!”村民王新奇说。
村民刘二星和妻子在田间道路上扯起绳子晾晒粉条,一眼望不到头。刘二星说,他这个冬天加工红薯10多万斤,加工粉条两万斤,晒干的粉条以9元一斤的价格销售到了鲁山、漯河、洛阳等地。
据悉,像王新正、刘二星一样专门从事加工粉条的农户,在郝庙村就有40多家,全村一个冬季加工粉条50多万斤。仅此一项,郝庙村就可收入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