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大峪镇夯实制种产业纪实 刘何村来了十字花科蔬菜育种界专家
□张鸿飞王国锋
“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张晓伟研究员,已经决定把十字花科繁种基地放在大峪镇。”1月6日清晨,风起汝州大峪,霾散,冬日的阳光温暖着干净、静谧的山川。汝州市副市长、大峪镇党委书记张飞,给河南日报农村版发来了这条消息。
张晓伟?没错,就是张晓伟!
张晓伟可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在我国十字花科蔬菜小孢子育种界名声显赫,手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担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豫北蔬菜试验站站长、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站长,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育成通过国家及省审定大白菜、甘蓝等品种10多个,主持研究的成果“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创建及其利用”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6项,发明专利4项。
张飞说,建设十字花科繁种基地,为大峪镇实施“十四五”乡村振兴种植业“191”产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大峪镇“191”产业发展规划,其实质就是建设1000亩十字花科种业基地,发展高山蔬菜9000亩,实现种植业年新增产值1亿元,全镇年人均新增可支配收入3200元,仅种植业一项,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十三五”末)的19647.7元,增加16.3%。
张晓伟为啥来到了大峪
张晓伟是1月4日下午到达汝州大峪的,一同前来考察的有他的助手、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叶类蔬菜研究室副主任魏小春博士。同行的,还有农业农村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圣勇,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体系原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吉庆博士。
王吉庆?他会是一个名如其人——给人带来“吉利喜庆”的人吗?
没错,他,就是!
张晓伟决定把十字花科繁种基地放在大峪镇,王吉庆是“牵线搭桥”的关键人物。
王吉庆,大峪镇刘何村人,1983年20岁那年考入当时的河南农学院,如今的河南农业大学,师从“河南省蔬菜之父”张绍文教授、“国家蔬菜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孙治强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22年7月20日至24日,作为国家科技特派团云南贡山县特色蔬菜产业组组长,王吉庆与同在河南农业大学任教的李宁教授,远赴云南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昭阳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等地,开展蔬菜产业、核桃产业科技帮扶工作。
王吉庆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在革命老区大别山新县科技扶贫,推广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带富了当地菜农,被人们称为“王财神”。因带领大学生科技服务队,指导帮助地处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君召乡大滹沱村人,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他们从来不敢想象的番茄,村民们因此把收获的番茄命名为“嵩山吉庆番茄”。看看,这可是国内头一个以产地和专家名字共同命名的番茄品牌,够传奇吧!
王吉庆被驻村第一书记感动
王吉庆请张晓伟来汝州大峪镇考察,并取得在大峪镇建设十字花科繁种基地的成果,缘于汝州市民政局派驻刘何村第一书记王益民和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不懈努力。
刘何是个小山村,只有155户人家523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948亩,荒山2000多亩,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另外种植花椒、艾草等经济作物和中草药,并有一家豆腐坊。在刘何村的地界里,还有实业界人士投资兴办的滑雪场、越野车赛场。越野车赛场本月初刚举办了首次比赛。
虽说王吉庆离家将近40年,但因91岁的老母亲吴让老太太不离故土,所以王吉庆也时常回家探望。2021年“7·20”洪涝灾害发生后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
“你跟我去看看,2021年‘7·20’洪灾冲毁了30多户人家门前的路,他们的家都成了危房。”1月5日上午,王吉庆在刘何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大门前,比画着激动地说。
王益民和工作队是2021年8月10日进村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是当时重中之重的工作。组织村“两委”干部、工作队员一户一户排查、一户一户修缮,因地制宜建起1000多米长的护村大堤,又规划建设农村幸福互助院,为谋划发展设施瓜果蔬菜项目打了一眼540米深井。
这一切,都深深感动着王吉庆。因此,当刘何村决定发展设施瓜果产业,在深挖本村人力人脉资源联系上王吉庆时,他便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接棒走上了一线。
帮助村里设计两座温室大棚,筛选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技术培训,配合水肥一体化及生态、物理、生物,生理等绿色病虫防控技术,真正做到了不使用农药种植蔬菜,确保绿色安全。
在1月5日的考察中,张晓伟称赞了上述两座温室大棚的设计和建设质量,并对棚内栽植的番茄作了点评指导。
王吉庆在发给河南日报农村版的消息中说,刘何村确定发展设施瓜果产业项目后,他便将刘何村的情况向张晓伟作了介绍。
在此期间,有地市和县不断联系张晓伟,表示愿意承担繁种基地建设项目,但张晓伟听王吉庆说,刘何村专门打了一眼540米出水良好的深井后,为革命老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而感动,首选来到了汝州大峪,“革命老区干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感动了科学家。”
北济源南大峪风起汝州
2021年12月,央视网以《种子!种子!这座城市制种业崛起,又为中国拿下一个“世界第一”!》为题,报道了地处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的河南济源,八成以上的地域都是山地、丘陵的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端起了“金饭碗”,还交出了“世界第一”的成绩单。这个“世界第一”,就是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像东沟村这样一亩地收益过万元的蔬菜专业制种村,超过30个。
在王益民看来,刘何村目前的种植业,不仅难以支撑集体经济发展,也不可能保证村民持续增收致富。即便是帮扶车间的豆腐坊,村域内的滑雪场、越野赛车场,也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面临着发展的困难,
“对刘何村来说,王教授简直就是一座‘富矿’。”王益民说,刘何村根据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拟定的发展设施瓜果产业项目,得到了王吉庆的赞赏和大力支持。于是,就出现了本文一开始的那一幕。
根据王吉庆的介绍,大峪镇以刘何村为中心建设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首繁品种就是张晓伟培育的优质橘红心大白菜新品种——吉美2号、吉美8号。
“过了年,打春那一天就开始育苗。”考察的第二天,走出番茄温室大棚时,张晓伟这样叮嘱大峪镇镇长刘京渠。
在大峪镇方面看来,得到张晓伟的首肯和支持,建设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形成“南济源北大峪”的格局,指日可待。
为期两天的考察,张晓伟和助手等在大峪镇刘何、石岭、青山后三个村,调查了种植业现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面对一道道山岭间的坡地,张晓伟兴奋地说:“这和济源十字花科繁种基地的立地条件很相似,这么好的高山隔离条件,这么肥沃的山间土地,是建设十字花科蔬菜繁种基地的好地方。”
张晓伟建议大峪镇继续重点改善水利灌溉条件,争取“十四五”末建成千亩十字花科繁种基地,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地区优势,建成北有济源,南有大峪两个十字花科蔬菜繁种基地。针对大峪镇海拔550米~800米的高度,张晓伟建议配合十字花科蔬菜繁种基地,发展夏季高山蔬菜栽培,提出力争亩产值超万元的种植业产值目标。
“你看,村委会这里的海拔是564.09米。整个大峪镇的海拔多在500米~800米之间,非常适合建设十字花科繁种基地和高山蔬菜种植。”王益民打开手机上专门下载安装的软件说。
北济源南大峪,风起汝州。这风,是大峪人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奋勇奔跑的激昂之势,是科学家助力革命老区谋发展兴产业,心与心碰撞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