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农村金融
息县瓮楼村:水下养殖水上种稻 生态种养共作新模式一塘两收
2023-10-24 08:21:39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同传统种植水稻不同,将水稻种植在浮床上,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可吸取氮、磷等养分,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有着积极作用。在息县长陵乡瓮楼村立山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合作社负责人瓮立山和工人们正乘着小船在鱼塘里穿梭,收获的却不是鱼儿、莲藕,而是水稻。

  “让水稻离开土壤,这样可行吗?种出的水稻质量到底咋样?”记者向瓮立山提出自己的疑惑。

  “我们通过水下养殖、水上种稻,实现一水两用,一塘两收。”瓮立山介绍说,水下养鱼、水上种稻是一种生态种养共作新模式。水稻利用了鱼塘的水面空间以及含有丰富营养的塘水,全程不打农药不施肥,种出来的稻谷更生态、健康。

  “浮床覆盖鱼塘的面积控制在20%以内,不会影响鱼的生长。通过试验,水稻亩产约为1500斤。”瓮立山告诉记者。同传统种植水稻不同,将水稻种植在浮床上,其根系生长于水中,可吸收氮、磷等养分,对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有着积极作用。

  “鱼塘种水稻可以说是完全的绿色生态,种出来的米质也比大田里的要好。我已注册了商标,正在设计包装,准备按高档礼品稻米来销售。”说到鱼塘种水稻,瓮立山满怀信心。立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瓮立山:这个圈养池,下面是养鲈鱼,上面是水稻,水稻目前已经收割罢了,这一桶是三千二百尾鲈鱼,水稻大概是三平方到四平方,也实验成功了,喜获丰收,产量在1500到1600斤,明年准备再增加30亩,让大家吃到放心的粮食,真正生态的大米。这边是咱们今年跟信阳农林学院合作共同发展养殖的澳龙虾,长势不错,一个可以达到一两半二两左右,那一板块是海鱼,有海鲈、黄鳍鲷、黑鳍鲷、海鲷,现在大概在三两左右,八两到一斤就可以上市了,明年,我们准备把所有圈养大棚再扩大一个范围,带动周边养殖户一块来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里。

  鱼塘里面种植水稻,既净化鱼塘水质,增加了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举多得。“该模式探索成熟后,将在息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助推稻渔业高质量发展。”息县副县长曹永甲表示。(通讯员余江胡译丹)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