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农村金融
一个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智慧灌溉助力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3-10-02 10:08:23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9月30日,在位于中原农谷东区的延津县榆林乡新堤村,看着收完的5亩花生,村民王运广喜笑颜开:“今年的收成真不赖!这可多亏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堤村属于沙土地,土壤存水能力差,一季下来需要多浇三四次。“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每次我和老伴儿都要拉着水带在田间忙活半小时才能浇上水,高峰期还需要排队等井。”王运广高兴地说,“现在地头机井插电就能浇水,电价还便宜一半。”

  去年4月,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新乡市借势发力,规划建设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计划新打和修复配套机井12174眼。建设任务较往年增加3倍以上,用电设备多、功率大,对配套电力设施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乡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编制《高标准农田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工作流程》,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共同推进,建立市、县、村三级联动对接机制,确定专职联络人,全市一盘棋同步勘察设计、制定电力配套方案,同步施工。

  “我们这里的试验田有各种灌溉设备,如喷灌、滴灌,有伸缩式的、固定式的,还有卷盘式的等,高标准农田灌溉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在中原农谷西区的获嘉县,位庄乡党委书记祝贺说。(通讯员杨辉郭奇)

  一年来,12174眼机井已基本建成,百万亩农田采用多种智能灌溉模式,尤其在中原农谷核心区内,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喷灌智能控制系统有机融合,用较小灌溉定额对农作物进行浅浇勤浇,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效率提高30%。

  此外,中原农谷每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都配有数字化区域服务中心,并建设有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以实现农田综合信息采集、智能灌溉控制、耕地质量监测等管理功能,实现了“一个屏幕(或智能终端)管理万亩良田”。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