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赵家峁村:乡村旅游成支柱 村民变股东职工
开栏的话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作为陕北的一颗明珠,榆林市的颜色如今已不仅是人们固有印象里的泥土黄。赵家峁村的满山绿、湖羊的绒毛白……榆林的乡村振兴是五彩斑斓的。作为农业大市、陕西“新粮仓”,榆林农业资源优势突出,享有全国马铃薯生产第三大市、全国非牧区养羊和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等美誉。来到赵家峁村,可以春赏花、夏摘果、秋观叶、冬踏雪。昔日无人问津的贫困村,变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赵家峁村的脱贫致富,与其铆定农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分不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6月26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主办的全国农民报社长总编调研采访活动走进榆林。为深度挖掘榆林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新模式、新做法、新路径,本报今日起推出《乡村振兴问道榆林》系列报道,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力。
□李梦露于涛
6月26日,从陕西省榆林市区向南30公里进入赵家峁村,这里是黄土高原丘陵区,却没有一丝黄土高原“应有”的苍凉,沟沟岔岔里,入目皆是苍翠欲滴的树木,掩映在其中的青灰色窑洞式建筑错落有致。
在手机地图上搜索赵家峁村,首先跳出来的是赵家峁景区。乡村旅游是这个户籍人口不到1000人、常住人口不到200人的小村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每年给村子带来的收入均超过千万元。
“哪里都没有咱们的山沟沟好!”赵家峁村村民赵阳阳用一口陕北味儿普通话说,他在村里有活儿干、有钱赚、有楼住、有分红,比在外面打工好太多了。
赵阳阳今年37岁,2017年景区开建时,他跟其他6个村里的兄弟从外地返乡,在村“两委”的组织下考取了特种作业证,从没有一技之长的打工人摇身一变成为持证上岗的景区观光车司机,每月工资4500元。
“我妈今年60多岁,负责两公里景区道路的卫生,每月能发2000块钱,在外面,这个年龄的老人可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赵阳阳说,家里除了景区务工的收入,人均还能拿到1500多元的分红,光是分红就能顾住每年的口粮了。
“别看现在是金山银山,过去可是一穷二白!村里原来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距离市区也不近,不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赵家峁村原驻村第一书记王奋堂说。
过去,赵家峁村耕地零碎难种,集体资产负债两万元,没有任何产业,也缺乏教育条件,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致富发展需要本钱,在大部分人眼里,赵家峁村没有任何本钱。
2013年,赵家峁村“两委”换届后,由返乡能人组成的新“两委”班子带头筹集435万元,流转960亩土地发展现代设施种植养殖业,扭转了村集体资产负债两万元的窘境,之后又借助国家京津风沙源移民搬迁项目的东风,让村里人人都住上了崭新的两层小楼。
2017年,赵家峁村“两委”在榆阳区政府的指导下,实施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赵家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除现金股外,把村民的旧房产、劳动年龄和人口等原本毫无价值的“资源”都当作村民的资产折股量化,用一张张股权证把村民的脱贫致富和村集体的产业发展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近年来,焕然一新的赵家峁村阔步前行,在原有种植养殖业、千亩杏树林和移民搬迁住宅区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全村旅游收入超过300万元;又引入社会资本在村里投资了玻璃栈道、彩虹滑道、卡丁车等旅游设施,成了名副其实的“景区”,旅游收入一翻再翻,超过千万元。
山沟沟带动山沟沟,赵家峁村的经验如今已经推广到了榆阳全区。近两年,榆阳区因地制宜,在全区相继成立了411个村(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界定成员36.6万人。
“现在我们村留在村里的村民有股东和景区工人双重身份,而在外的村民则成了工作日在外务工、周末回乡度假的‘两栖’人。”王奋堂说,“外面哪里能有咱们的山沟沟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