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佛坪:秦岭腹地的最美小县城 特色水果兴产业农旅融合画新景
佛坪县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和“中国山茱萸之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据长年观测,佛坪县境内现有130多只野生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偶遇率位居全国第一。
近日,“乡村振兴看佛坪——网络媒体行暨支援佛坪县乡村建设公益活动”在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举行。多家主流网络媒体聚焦佛坪“乡村振兴”建设成果,走进乡村深入采访。
陕西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位于汉中市东北部,人口仅约3万人,被誉为陕西最小的县城。佛坪全县均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91.19%,有着“天然氧吧”的美称。一出佛坪高铁站,“静美佛坪”的标语映入眼帘。驱车沿着景色优美、绿意盎然的道路向东行驶,便到达了王家湾村。王家湾村是汉中市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农业现代园区示范村。一入村口,只见青山环绕四周,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使青山被涂上一层新绿,云雾缭绕在山间。
“几年前,我们村是铁路建设的主要施工区,环境被搞得乱七八糟。一直到2016年铁路贯通之后,才开始重建。当时,县里建议我们从种植香菇开始,因为别的村子已经有成功案例了。但我觉得不行,既然要发展,我们就要发展不一样的产业。于是我就想,种植草莓怎么样?”王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蒋峰回忆道。
“可以说,我们村的发展就是从一颗草莓开始的。”说到这里,蒋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是从一颗草莓开始,王家湾村开始发生了变化。
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蒋峰没有任何草莓种植经验,县里也没有草莓种植先例,所以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种植需要注意什么?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应该是多少?怎么杀虫?这些都有讲究。我就边做边学,有去别的地方找大公司买苗、学习技术,也有上网学习。”就这样,蒋峰同几个村民合资购买了第一批草莓苗。
幸运的是,蒋峰第一次试种就成功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也让这个山村种出来的草莓更有品质保障。”他感叹,这证明王家湾村发展草莓大棚确实可行。随后,蒋峰同村干部们开始说服当地村民种植草莓,经营大棚,并手把手向有意种草莓的村民传授种植技术。
“之前我在外务工,收入不稳定,还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自经营草莓大棚后,在家就可以获得收入,还可以照顾到父母,生活安稳了许多。”村民周正勇一边介绍,一边采摘着草莓,准备打包发往各地。
目前,王家湾村已经发展大棚草莓种植园20亩,先后聘任12名脱贫户担任草莓管理员、销售员,累计吸纳劳动力120余人,今年累计销售额55万元,集体盈利11万元。
近年来,王家湾村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紧盯草莓等水果种植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支持“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流转土地,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并开垦土地240余亩,建设由村集体主导的农业示范园,包括6个品种的20余亩草莓及35亩猕猴桃、20亩八月瓜、30亩车厘子为主的特色水果。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王家湾村积极招贤引智,组织党员代表、产业带头人到外地考察学习,引进“七彩草莓”种植技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和销售管理,制定王家湾村草莓管理技术留存和销售分包挂钩制度;利用新型技术,采用温室大棚、滴灌技术、土地覆膜等无公害栽培方式,24小时智能温湿度监测,坚持不打农药、自然成熟,有效提升草莓口感和品质。
“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红颜’‘煌香’‘黑珍珠’‘白色恋人’四个品种,口味也各有特色。”讲到自己村里的草莓,佛坪县袁家庄街道组织委员肖亨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草莓进入丰产期,平均每天产量300斤以上,广泛销往汉中、西安等地,累计营业收入55万元。
特色水果兴产业,农旅融合画新景。据了解,目前王家湾村正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已新建1处特色民宿、搭建8个星空帐篷旅社;打造100余亩药食花卉园、稻鱼30亩景观梯田、15亩魅力荷花园;建设莓湾广场,配置风情长廊、人体针雕墙、休闲步道、呐喊泉等休闲娱乐设施。
随处可见的特色农旅景观,不仅装扮着王家湾的村貌,还体现着王家湾村的独特风格。一个以“坐吧”命名的休闲区,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椅子。这些椅子都是老百姓捐出来以供游客们休息的。而“坐吧”是王家湾村的方言,有招呼客人进来之意,表示对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热烈欢迎。从名字内涵到椅子来源,无处不体现着当地村民的热情。
除此之外,该村还将党建元素融入全域旅游,精心设计“五星”主题手绘墙、石头画感恩路等党建网红打卡地4处,新建亲水景观小水坝10座,在村入口、河岸、园区打造微景观6处,全方位提升整村“颜值”。
下一步,王家湾村将按照“支部引领、产业强村、旅游兴村”的总体思路,着力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休闲采摘+特色观光+旅游康养”为主的产业链,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全村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