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官庄镇万亩稻田再获大丰年 农民变工人收入一变二
种养结合、稻米加工、休闲观光农业都已经开始规划。未来,这里不仅种水稻,还会卖有机米、卖小龙虾、卖“稻田风景”……
11月20日,官庄镇的晚稻正在加紧收割。李栀子 摄
11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南阳官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只见在连片的金色稻田里,收割机纵横驰骋间,丰收的喜悦如层层涟漪,四处蔓延。
本以为这时节田野里该是一片萧瑟,但这满目的金黄实在令人震撼。“官庄镇再加上赤虎街道办事处,这一片儿一共8个村种植水稻两万多亩,”农机手自豪地介绍,“早稻一个月前已经开始收割,目前还有五六千亩晚稻正加紧收割。”
在南阳地区连片种植这么大规模的水稻并不多见,记者一探究竟。据当地老人讲,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片就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后来,因为缺水,水田逐步变成了旱地。到20世纪90年代,水稻种不成了,当地老百姓就改种小麦和玉米,收益只够勉强糊口。
2020年,官庄开发区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请来农业专家反复考察,经过多次调研,决定借助乡村振兴项目进行地质提升,把官庄镇和赤虎街道办事处当成试点,把望天收的旱地建设成“田成方、渠相连、沟相通、路成网、林成带、井电配套”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
当年5月,官庄开发区水稻产业园成立,委托南阳官庄正丰农业开发公司投资运营,各村成立机械耕作合作服务公司种植水稻、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组织村民务工。
2021年,水稻产业园先行试种3850亩,没想到当年就获得了丰收:水稻亩产1200斤。这下子,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2022年,借助全域党建的东风,官庄开发区党工委成立联合委员会,下设四个联合党支部,围绕水稻种植涉及的土地流转、用工外包、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攻坚等难题开展工作,效果立竿见影。2022年秋季,正丰农业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2.1万亩,种上8个水稻品种,而且都是香米。为让香米品质更高,水稻产业园专门拿出2000亩地搞绿色种植,发展绿色农业。“不上一点化肥,全部使用有机肥。”正丰农业负责人张哲武向记者介绍,今年尽管比较干旱,但联合党支部协调鸭河灌区及时放水,水稻生长没有受到影响。“估计一亩地可打稻谷1300多斤,又是个丰收年。”说到此处,张哲武笑得爽朗。
“农民变工人,收入一变二,不但有租金,务工还有收入。”在公司务工的村民也很满意。
但张哲武心里还有更大的目标。公司已经注册了商标,眼下正积极进行有机认证。“在金融服务联合党支部帮助下,我们正对接银行贷款,准备再建一个占地80亩的稻谷深加工车间”,张哲武说,“等到将来贴着我们自己品牌的有机大米上市,效益还能翻几番,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官庄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冠淑站在地头,指着远处的稻田向记者述说远景目标:建设10万亩高标准良田,全部发展有机大米,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难想象,在全域党建东风的强劲吹拂下,乡村振兴的道路会越走越宽阔,农民的笑脸也将越来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