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乡贤回归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在濮阳县,“走,回乡创业去”,已经成为新潮流。
安寨村乡贤梁梦辞去缅甸工作,返乡投资200万元创办梦金秋种植园……一个个乡贤返乡创业的故事,在濮阳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上精彩上演。
11月3日,在濮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总投资6.77亿元,占地80亩的河南汉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500吨新能源电池用导电剂项目现场,机声隆隆,施工正酣。
“当初,我父亲外出闯荡主要是因为在家门口没有创业机会。”河南汉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道嘉是濮阳县柳屯镇朔村人,当兵退伍后,便随父亲在大西北某市做生意,但一直没有归属感。
去年12月,刘道嘉和父亲参加了柳屯镇举办的乡贤联谊座谈会,获悉了家乡实施的“乡贤回归工程”的消息,便毅然决定要回家乡投资。
“项目8月正式开工,预计明年6月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上缴利税3.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400个。”刘道嘉信心满满地说。
2021年9月,濮阳县“乡贤回归工程”正式实施。
濮阳县柳屯镇返乡创业乡贤投资6.77亿元的新能源电池用导电剂项目正加快建设。濮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返乡创业乡贤赵德平给种植户讲解葡萄后期管理技术。濮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濮阳县开始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谋划项目,并相继制定出台了《濮阳县关于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的实施方案》《建立濮阳县乡贤返乡创业联盟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县级成立乡贤返乡创业联盟,乡镇成立乡贤联谊会,村级成立乡贤会,实现县乡村三级乡贤联谊组织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目前,濮阳县22个乡(镇、街道办)相继建立起乡贤联谊会组织,还建立了以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为“双组长”的领导机制,在产业项目的意向、建设、投产全过程积极沟通对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乡贤回归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出实效。
“我们搭建了县乡村三级乡贤返乡创业联络联谊平台,积极与濮阳县籍在外成功人士取得联系,时常与乡贤们拉‘家常’话‘家业’,并及时推送家乡最新政策、优势资源等,以便乡贤将各自的技术、资源和项目与家乡的发展有机结合。”濮阳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全景介绍。
据介绍,目前已有360人进入濮阳县在外乡贤企业家人才库,259名省内外乡贤企业家入驻濮阳县乡贤返乡创业联盟微信平台,已促成群内18家乡贤企业对接洽谈合作,新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115.3亿元,新开工建设5亿元以上返乡项目1个,中小微企业返乡落地项目16个,优秀返乡创业示范项目33个,省级大众创业扶持项目4个。成功联络联谊深圳、北京、上海等濮阳商协会31家,遍及全国30个省、市。
此外,通过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濮阳县促成了群内本地乡贤企业间合作项目12个,濮阳中重卡汽车产业园与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防护制造有限公司的移动压力运输罐车生产制造项目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1月,该项目被列入濮阳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有望投产运行,届时将填补我省大型罐车制造业一项产业空白。
“我们还促成了本地与外地乡贤合作项目20个,比如洛阳市豪瑞公司与濮阳县双福米业、龙祥食品等10多家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将我县的农副产品通过洛阳的销售平台走出濮阳,走向全国。”张全景表示。
10月4日,正值国庆长假,利用大量在外企业家返乡探亲的契机,濮阳县隆重召开了“乡贤故乡行”座谈会,邀请在外乡贤亲身感受家乡变化,共叙乡情乡谊,共商发展大计。
座谈会上,远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向东、香港长和集团屈臣氏中国总部副总经理吴志军等乡贤代表到场并发言,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并表达了支持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的强烈愿望。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濮阳县引导乡贤积极开展公共事业建设及敬老孝亲、扶贫助困等公益慈善活动,培育乡贤人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环境,彰显了全县广大乡贤人士积极参与家乡公益事业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了新时代乡贤企业家精神。
2021年以来,濮阳县乡贤人士开展“金秋助学”共资助大学生1450名,捐款金额达316.1万元。据了解,截至目前,濮阳县乡贤累计捐款达3000余万元,用于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龙乡大地,从离乡闯荡的企业家、打工者,到奋斗他乡的青年学子、退伍军人,纷纷怀着造福乡梓的美好愿望,带着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技术、资金、项目,开始“回流”本土……
借助二十大的东风,乡贤返乡创业的热潮正在濮阳县起势,汇聚成一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