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疫情下的外卖跑腿小哥:奔跑的钢蛋纪录经历 只要有需要我就一直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寻常的日子里,他们汇入人流,为生活奔忙;疫情袭来之时,他们急人所急,为城市奔跑。
“90后”的张阿龙是UU跑腿的一名“跑男”,郑州这座城市千千万万外卖小哥中的一员。
10月28日早上6点多钟,代买果蔬的订单就响了起来,张阿龙急匆匆地从外卖配送员爱心驿站里跑出,骑上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张阿龙是开封尉氏人,原先在老家做木工,去年来郑州后,就当起了“跑男”,“到这个月,俺正好跑了一年。”
“我觉得外卖小哥做的事挺有意义的,谁能没个急事,我们帮到了人,又能挣钱,这不是两全其美嘛!”张阿龙说,“在奔跑的路上,自己很快乐。”
当疫情来的时候,当一部分人不得不静止下来的时候,张阿龙就当起了供需之间的“摆渡人”。
果蔬、奶粉、饭菜、中药、路由器……不同的订单,连着的是不同的需求。一天下来,张阿龙能跑三四十单,“能挣个400多块钱,比平常翻了一倍。”
与挣钱相比,张阿龙感觉自己身上有着一份更重的责任。郑州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和更多的外卖小哥一起,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急需的物资和温暖。
有一天,他接到一个订单,那是一个身在上海的子女帮老母亲代购蔬菜的单子。老人家在郑州,70多岁,不会用智能手机,子女又不在身边,只好找“跑腿”代劳。
“我告诉对方,请放心,一定送进去,送不进去我倒找钱。”张阿龙跑了一圈,买了各种的米、面、油、蔬菜、水果等,大包小包送到老人家所在的小区。
十几天来,张阿龙就是在一次次的奔跑中,“解锁”一个个任务。
疫情之下,每一个人都不能成为“孤岛”。张阿龙介绍,当找不到核酸检测点的时候,“跑腿群”里,公司会发指定地点可以做;当防疫物资缺少时,公司指定一个地方领N95口罩、手套、酒精、洗手液等;当住宿成为问题的时候,政府在各区设起了跑腿、外卖配送员爱心驿站,有了落脚点,能给手机充充电、也能喝上口热水。
在抖音平台上,张阿龙给自己起了一个很符合自身气质的网名:奔跑的钢蛋,“钢蛋比较硬和坚强,能经受各种风吹雨打。”
刚玩抖音十来天,张阿龙每天把疫情下送外卖的经历拍成Vlog,“记录下自己,也让家人看看别担心。”
“只要有需要,我就一直跑,电车能无限换电。”夜幕降临,电动车快没了电,张阿龙找到附近的一个换电柜,弹出一块新电池按上,又接着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