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国内首个艾叶质量分级地方标准 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省发布国内首个艾叶质量分级地方标准
(记者孔学姣)10月21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该局批准发布《艾叶质量分级》等31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将于2023年1月16日正式实施。
“这也意味着国内首个关于艾叶质量分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诞生,将为河南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标准第一起草人、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书记陈彦亮说。
据了解,我省艾草野生面积100余万亩、栽培面积48万亩,面积占全国的48.8%,产量占全国的59.2%,年产值近150亿元,是艾叶生产第一大省,叶片出绒率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全省有艾产业企业500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艾种植、艾产品加工、艾养生及艾文化传播等有机衔接的艾产业链。
为推进河南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南阳、洛阳、安阳等艾核心产区开展调研。调研发现,由于缺乏艾叶质量分级相关标准,难免存在着艾叶良莠不齐等现象。为保护艾叶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利益,亟须制定“艾叶质量分级”标准来规范全省艾产业生产、经营。
标准制定之前,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已评审通过南阳艾1号、郑艾2号等10个河南艾草新品种,填补了河南艾草无法定品种的空白,为艾产业标准化建设奠定了种源基础。省药监局组织编制《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1年版)》,首次为我省陈艾、艾绒、艾条、艾绒饼等艾产品、艾制品明确了“身份”,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最终发布的《艾叶质量分级》将野生艾叶与栽培艾叶分开定参数,充分考虑了两者不同的特征;质量分级按照统货、优级、特级三个等级,从外观、色泽、气味、桉油精含量、龙脑含量、杂质含量等6个方面将指标量化,尊重生产实践,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做标准就是立标杆,以此倒逼产业升级,让优势更加突出。”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继续全力推进艾草标准化,以此带动现代化、产业化,让中医药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汤阴:小艾草释放产业“大能量”
10月22日,在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的安阳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课堂上,艾灸技师正在熟练地向培训学员传授拔罐、点艾、熏艾操作及按摩技术。这是安阳市第二届“洹泉涌流杯”职业技能大赛——中原艾工技能竞赛的赛前培训现场。
在汤阴,艾灸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项产业。据介绍,汤阴种艾历史悠久,因出绒率高,生长在当地的艾草被称为“北艾”。目前,汤阴县艾草种植业以伏道镇为中心辐射到白营镇、菜园镇、古贤镇等周边乡镇,成立了由艾草种植、加工、营销等企业为主体的汤阴北艾产业协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种植只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16年,一企业家看中北艾的独特药性,开办了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成立艾草合作社10家,在全县种植艾草1.5万余亩,如今已形成了集种苗栽培管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2019年,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传承艾灸技术文化,培育地域特色人才。截至今年9月,学校已先后开展艾灸培训讲堂300余期,扶贫专项培训讲堂16期,培训人员4500余人。
近日,我省发布《艾叶质量分级》地方标准。“公司参与制定这一地方标准,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九头仙艾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可介绍,他们将着力打造艾草高端产业链,叫响特色区域品牌,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