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做大产业带富群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陈保超计划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和企业合作成立公司,投入资金整合村内的闲置土地,打造民宿、农家乐、垂钓园、采摘园、花卉基地、儿童游乐场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让白云山村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振兴排头村。
“现在市场行情很好,这里再规划6座蔬菜大棚,把咱们村的蔬菜产业继续做大做强。”2月23日,笔者在兰考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见到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时,他正带领着村班子成员在该村的西红柿大棚基地做着产业规划。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动身赴京之前,村里的西红柿产业发展,仍是他心中一直牵挂的事情。
“说一千,道一万,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就得让群众富起来。怎样让群众富起来呢?就是要靠产业!”陈保超说。
2017年,在外已经打拼出一片天地的陈保超,在白云山村乡亲们的热切相邀下,毅然回到村里,决心带领村民做好西红柿产业发展。
在陈保超的带领下,白云山村目前建有165座西红柿温室大棚,年产西红柿1000万斤左右。村里招商落地两家投资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极大解决了村里的闲散劳动力,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白云山村采用“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建有13家养殖场,200亩苗木基地,200亩小杂果采摘园,持续壮大种养业。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逐渐在稳步增长。
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陈保超在心里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让家家户户盖上洋楼,买上汽车,再有几十万元的存款。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他的计划一点都没跑偏。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仍然花在研究西红柿怎么种、怎么发展产业、怎么引进人才。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保超认为,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放弃在外创办的企业,毅然返乡兴办产业,陈保超多年来始终带着一股拼劲,领着村民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子。□焦宏昌曹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