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河南在线
暑期打卡郑汴洛:中牟主题文旅热力攀升 开封沉侵式体验宋文化 栾川避暑奇境
2023-07-10 08:48:50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暑期打卡郑汴洛:中牟主题文旅热力攀升 开封沉侵式体验宋文化 栾川避暑奇境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前不久召开的2023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公布了首批12个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它们有哪些文旅消费亮点?暑期还将推出哪些惠民新政策?在文旅文创融合方面有什么新打算?

  中牟 主题文旅 “热”力攀升

  游客在方特水上乐园玩水消夏。中牟县文广旅体局供图

  □本报记者张建新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冯刘克

  “截至下午5点10分,方特水上乐园的入园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挡不住年轻人游玩的热情。”7月8日,郑州方特营销总监冯承键对记者说。

  随着暑期的到来,中牟县以青春为主题,推出多项针对大学生的文旅优惠和主题活动,包括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方特欢乐世界等的多种联票组合优惠和“青春入‘牟’Happy一夏”夜游消费活动,用心用情增强该县文旅吸引力,拉动青年暑期文旅消费。

  近年来,中牟县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坚持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统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强品牌、文化旅游新亮点,构筑文化旅游消费新高地。

  瞄准消费者对休闲娱乐需求的增长,该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文旅文创产业从无到有、渐成气候,聚集了主题公园11个,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普罗市集成为“网红打卡地”,郑州杉杉奥特莱斯等成为郑州都市圈购物热门地。在消费快速复苏的巨大机遇下,中牟以节兴商、以文兴旅,打造“深度游”“夜游”“暑期游”等一系列产品,文化旅游业恢复和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暑期酷热,游客易倦怠,中牟县引导景区出实招化解不利因素。建业电影小镇用“水汽”消“暑气”,设置“激情泼水狂欢”环节,为游客赶走炎热;方特欢乐世界邀请乐队开展啤酒电音节,用啤酒和音乐点亮夜色;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推出“夜幻城”烟火秀,用美和震撼来抚慰游客的心、振奋夏日的夜。

  为促进消费,中牟县对旅游企业开展的特色化宣传品牌活动和减免门票等举措给予扶持奖励。今年以来,该县引导景区累计推出41项面向大众的优惠政策。各乡村旅游点围绕乡村游、农事体验等主题,推出90项出游优惠方案。该县还设立旅游集散中心、信息咨询中心、郑州东站信息咨询点等,体系化构建集散咨询服务。与此同时,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推出旅游专线乐游巴士,串联县域内主要旅游点。

  中牟县文广旅体局局长王成立表示,下一步中牟将以更精准有力的举措,全力打造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文化新城、时尚新城、消费新城,为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影响力、打造河南文化新辉煌贡献中牟力量。

  开封鼓楼区:流连夜市 沉浸“宋潮”

  熙熙攘攘的开封鼓楼广场(7月8日摄)。

  “我们店里有宋装、汉服、唐装等多种风格的古装服饰,宋装的色调淡雅,风格简洁婉约。”7月8日晚,开封鼓楼广场附近一家汉服体验店里甚是热闹,三位来自漯河的姑娘,正在挑选合适的服饰。在老板丁凯的热情推介下,她们穿上清秀飘逸的宋装,前往鼓楼广场的街巷里畅游。

  灯火辉煌的夏夜,永远属于笙歌递响的鼓楼夜市。川流不息的游人,古意悠然的建筑,还有一排排小吃摊前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除了这些,开封鼓楼最近还多了一些身着汉服、宋装拍照的年轻姑娘,她们裙袂飘飘、团扇遮面,为熙熙攘攘的鼓楼增添了别样韵味,雅致而充满烟火气的画卷徐徐展开。

  鼓楼的北面是古香古色的书店街,南面是民国风情的马道街、商场后街、鹁鸽市街、生产后街以及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大相国寺;周边还有又一新、第一楼、晋阳豫等百年老店,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与厚重的人文历史完美结合,让鼓楼周边成了热门的摄影打卡地。

  “正值暑期,每天接待的大学生居多,都是三五成群组团来体验宋式华服的。”丁凯说,近期“沉浸式”宋装体验给鼓楼带来不少“流量”,店里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服务20多位顾客,服饰、妆造、跟拍、后期修图一条龙服务,深受青睐。

  沉浸式“宋潮”之旅,带给游客的不仅是一场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心灵触动。灯火通明,人潮浮动,《东京梦华录》里的盛景再现眼前,行走在鼓楼夜市,任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宛若游走于时空隧道。

  除了宋式华服的体验,鼓楼广场街区周边还有众多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游客除了逛街品小吃,还可以学习制作花灯、官瓷、汴绣、木版年画等,全方位体验“宋潮”文化。

  “走在鼓楼夜市可以从街头吃到街尾,从文创摊看到非遗市集,在这里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来自山东的游客张瑞华有感而发。

  “我们将不断拓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径,持续丰富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开封市鼓楼区委书记陶毓敏说,下一步,鼓楼区将依托“四厢二十坊”古城格局,以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实施鼓楼风貌再现工程,推进地下遗存考古发掘与展示;依托鼓楼历史文化、美食文化、收藏古玩等文旅产业优势来推动鼓楼区旅游事业向中高端方向持续发展。

  栾川:百村千宿 避暑“奇境”

  栾川县陶湾镇精品民宿。 刘冰 摄

  通讯员 李秀一

  时值仲夏,中原大地骄阳似火,而在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迎来了大批进山避暑的游客。

  “你看,透过窗子就能看见老君山金顶。”老君山脚下一家民宿的老板何承倚给新入住的旅客介绍。虽然民宿的每间客房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无一例外都搭配了“触摸金顶”的全景落地窗。去年,来自郑州的何承倚邀请民宿设计师,开始对投资经营的畔山民宿进行设计、装修。民宿里配套齐全,公共区域有茶室、阅读区和餐厅,院子里还有金鱼池和种满绿植的小花园。

  一个个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丰富了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栋栋依山傍河的乡村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这正是栾川县深化业态融合、推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文旅文创融合,产业出新出彩。栾川县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产业,不断完善游“奇境栾川”、品“栾川味道”、住“伏牛山居”、购“栾川印象”、讲“栾川故事”的全域旅游产业链条,推动“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全域+旅游”“百业+文旅”的发展格局,有效实现乡村升值、集体增收、农民共富。

  像何承倚家的畔山民宿一样,栾川县正在打造10个高端旅游民宿集聚区和30个民宿集群,“百村千宿”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作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为应对今年暑期游客高峰,栾川县将于7月21日至8月20日策划推出音乐共创计划之“栾川山谷音乐季”暑期活动,发起“音乐共创人招募计划”,为全国招募而来的音乐共创人提供两免一补、景区推广、创业扶持等5大支持政策。同时启动“志愿者招募计划”“市集招募计划”,配套打造数字游民基地、音乐市集、不夜城,引领旅游消费升级。

  栾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坚持以市场化运营思维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打造了沉浸式演艺、旅居康养、民宿露营等一系列文旅新业态,增强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了旅游消费。未来,栾川县将乘着2023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的东风,持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此刻,在伏牛山的青山绿水间,星罗棋布的20家生态景区和51个特色乡村中,大批游客正享受着世外桃源的清新、凉爽,山水间洋溢着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栾川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栾川县将“深化业态融合,推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激活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奋力谱写强县富民、共同富裕新篇章。

  近年来,河南省文物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赓续历史根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主根、中国历史主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禀赋突出。

  近年来,全省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建设文物强省考古强省,推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落地落实,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加强保护,夯实文化传承之基

  7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比天气更热的,是无数学子游洛阳龙门石窟的热情。他们边品尝龙门二十品创意糕点,边欣赏龙门石窟内鬼斧神工的石刻艺术,深深感受着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河南文物家底丰厚。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可移动文物1773620件(套)。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坚持保护第一,我省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夯实文化传承之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支持,出台《河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推出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争取中央财政20.56亿元,省级财政投入5.15亿元,护航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我省。同时,依托河南博物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设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科研基地14个,重点攻关石窟寺、土遗址、古建筑、金属文物、纸质文物的病害探测、原位诊断和防治关键技术。

  革命历史,是激发爱国热情的生动教材。桐柏革命纪念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一处处革命文物旧址焕发勃勃生机,成为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规划量的不竭源泉。

  考古实证,文明探源的“河南贡献”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平台发布商代重要考古新发现:安阳洹北商城遗址“郭城”不是城墙,是城壕。城壕上发现的通道以及不同时期的道路遗迹,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洹北商城城市布局。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主战场”,河南全力以赴推进,组织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在资金、人才、政策等全方位保障之下,近年来取得了诸多考古重大发现,不断印证、补充、串联起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轨迹。

  夏文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自2021年以来,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从最开始发现的“九宫格”到之后的“多网格”,进一步揭示了二里头都邑宫城为宫城居中、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布局,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今年3月底,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至此,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已达53项,继续领跑全国。

  河南考古牢牢占据“C位”。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多年来,河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史。其中,贾湖遗址等14项考古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为加快建设考古强省,河南扎实推动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支持郑州、安阳等地加强考古力量,初步形成“全省一体”考古新格局,为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重要支撑。

  博物馆“热”,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漯河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这里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无不感叹8000多年前先民发酵酿酒、结网捕鱼、纺织缝纫、乐器制作等日常生活的智慧。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以来,贾湖遗址博物馆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

  博物馆“热”,贾湖遗址博物馆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南博物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上新了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博物馆、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等一批遗址类博物馆,构建起中原文明历史进程较为完整的知识图谱,一经面世便成为网红打卡地。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各级各类博物馆达395家,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

  我省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创产品竞相绽放,国风国潮蔚然成风。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仕女乐队盲盒、玉佩棒棒糖等多款文创经常脱销,还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系统开发的文创袋、考古手铲、考古草帽,以及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推出的红色IP“列宁号”系列产品等深受热捧,博物馆文物正在以万千姿态“活起来”,融入现代生活。

  融合利用,赋能经济发展大局

  在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不时碰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来此游玩拍照,这里是百姓津津乐道的“家门口可以遛弯的文化遗产”。

  河南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变成城市文化“符号”,这不仅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成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的新地标,实现了考古遗址有效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谐共赢。

  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省文物局发布文明探源·仰韶文化、早期中国·夏商文明等6条文物主题游径路线,将有效地关联和激活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

  把文物保护与城乡发展、民生改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支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我省探索的一条独特路径。“十三五”以来,先后组织实施百泉古建筑群、开封城墙、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展示工程1540余项。目前,全省已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70处,成为展示河南厚重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赓续历史文脉,筑牢文化自信。河南,将用文物的力量,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书写璀璨文化新篇章。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