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难得的是一种精神!永不停息,热爱生活。
建庄先生用书法和诗歌,发现河南,追随时代。从他的作品,我们能够听到中原大地的心跳,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各地风物的竞彩风流。行走中原,读懂中国。这是一个自我鞭策的旅程,也是寄情于艺的心路。
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于河南,对于故土,对于中原,对于历史,对于现实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有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一往深情。没有感情,不会有一首又一首诗歌。没有感情,也不会有一幅又一幅书法作品。如果说诗歌是一种文学书写,那么书法则是一种艺术表达,能把文学和书法很好的结合,正体现了两种创作的有机结合。
今天我们回望王義之的兰亭序,不仅为他的书法艺术所感动,更为他的文学才华所佩服。因此,我们说,真正的书法作品是带有内容与形式的原创作品,而非时下的抄写和临摹。
建庄先生的诗歌与书法之所以有价值和有意义,就在于立足时代,书写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原大地的绿水青山,中原大地的文化胜迹都在他的作品中一一体现。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欣赏他的作品也是在学习了解河南的历史,河南的文化。“戚建庄诗歌书法展览”的意义我想更多的是社会意义,它能够激起我们对于中原的自豪和自信,能够激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
文艺是文化人的事业,它不仅提高人的素质,更让人们摆脱狭隘的功利主义。尤其是在当下社会,不能一切向钱看,而要有更广阔的胸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学也好,书法也好,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激发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做一个大写的人,有社会关怀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尊重自然和尊重他人的人,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贡献的人。建庄先生把这些作品无偿捐献给当地,让人感动,他所做的这一切。正是在践行自己一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这种不求索取,多做奉献的精神,将会化作一种巨大的精神的力量,感染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原崛起发光发热。
汪振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