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的使命:周口“周末公益剧场”15年间上千余场公益演出
暮色渐浓,城市被灯火点亮。穿过喧闹的文化广场向南,视野里高层建筑逐渐淡去,星光下的街市从繁华转为宁静。五一路北段4号的周口市人民会堂门口,男人、女人、老年、少年,人群自四面八方而来,如潮水般汇集。
会堂内,一场红楼梦主题的音乐会即将开始。时针一分一秒转动,终于,七点三十分,演出开场。在投光灯的牵引下,68岁的刘胜利轻轻挥动指挥棒,《分骨肉》《叹香菱》《葬花吟》……美妙的音符从乐团成员们手中,如流水般倾泻而出,乐声悠扬回荡耳畔,引得场下观众不住轻声赞叹。
这是周口“周末公益剧场”的一次专场演出,免费向市民开放,5月5日更推出了线上版本面向全网传播。从15年前诞生之初,公益的精神就深深扎根于它的血脉中。
15年间,“周末公益剧场”开展剧场及基层演出1000余场,举办音乐会、戏剧大赛、合唱比赛300多场,表演节目上万个,荟萃歌舞、戏曲、小品、杂技等多种类型节目,惠及群众1000多万人次。
这朵绽放的艺术之花,来自中原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也来自无数文化志愿者辛勤汗水的滋养。人给了舞台生命和传承,舞台亦演绎着人们的信念与人生。
缘起:“好戏”开唱
起初,剧场的名字并不是现在这样。“我们刚开始对外宣传的叫‘一元剧场’,就是说大家伙儿只需花1块钱,每周五晚上就能在人民会堂里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周口市文化馆馆长刘振宇说。
会堂内一共有1269个座位,满座就是1269元。相比每场1万多元的演出成本来说,一元无疑只是个象征性的符号。这种公益形式在当时的河南尚属首创。由于名字“吸睛”、价格实惠,2008年4月11日,“一元剧场”首场演出座无虚席,获得空前成功,往后的20场更是场场爆满。“当时观众特别多,我是站在走道里看完演出的!”老街坊刘梅(化名)回忆。
这出“好戏”是如何“唱”成的呢?
在“一元剧场”出现前,由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收支困难,周口市文化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均文化事业费不足3元。
“那时候演出的节目种类少,票价也不便宜,一场演出要一两百元。”刘振宇说,虽说每个人都有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太贵太远,老百姓去的就少,会堂时不时就要闲着、空着。
文艺人士缺少展示自己的舞台,千万周口儿女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满足。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经过调研走访,周口市文化局党组班子想到了个好办法:周口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艺人才众多,绝不能闲置着,要想法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周口市可以搞个“一元剧场”试试,依托市群众艺术馆,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剧场深挖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存众多,又是戏剧大市、杂技之乡的优势,首场演出节目设置“周口风情”“演绎经典”“名家风采”三大栏目,展示越调、道情、杂技等本土传统文化,表演经典曲目歌舞,此外,还专门邀请周口及省内文艺名家参与演出。
经过全体人员近两个月的精心筹备,首场演出惊艳亮相。“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在剧场中负责打字幕。当刘胜利老师作曲的开场舞配乐《快乐周末》旋律响起时,我这边刚打出歌词,没想到观众们就跟着哼唱了起来。”刘振宇说。
她的手机里至今还存着这首歌。“想听戏?咱这有:豫剧曲剧和越调,陈三两,收姜维,朝阳沟,花打朝,花木兰红娘白蛇传,下陈州里的黑老包,新戏老戏任你挑……”
“偶尔怀念过去的时候,我就找出这首歌听一听。它一直用了200场,到2012年才换,换新歌的时候还有很多观众舍不得,这么长时间,大家对它都有感情了。”
破茧:“接着的二十场”
节目精彩,观众开怀。然而,半年后压力开始显现。怎样在爆满的二十场过后,办好“接着的二十场”,成了所有人的烦心事。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如何在财政不投入的情况下,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剧场面临的境况现实又棘手。
好在有市文化、税务部门携手相助。两部门联合出台方案,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发展。企事业单位可通过联办、专场、冠名等方式,在剧场展示自身形象,同时得到税务部门的税收优惠。有了政策保障,中国移动公司、中国邮政、中国农业银行等竞相参与。
2008年到2010年,“一元剧场”靠着市场化运营一路坚持下来,没向市财政要过一分钱。
第二大难题是演出节目从哪儿选。一场演出在一个半小时左右,需要准备至少10个节目,每周一场,一年就是50多场、500多个节目。这些节目既要保证内容精彩,又必须新鲜不重样,着实难倒了剧场筹备组。
为了扩充后备节目、增强舞台观感,剧场在与河南省越调剧团、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市豫剧团等70多家单位,国家一级编剧韩枫、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申小梅等120多名文艺工作者签约合作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
周口市文化馆副馆长周羊城还记得,就是从那时开始,剧场在三大栏目之外专门设置了市民风采版块,动员广大市民登上舞台展示才艺,“很多‘草根’借此机会登上剧院舞台,实现了心中的文艺梦”。
“一元剧场”的演员穆瑞、李明、赵艳琳等8位文化志愿者,后来相继登上了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舞台,其中,文化志愿者张杰2次获得全国京剧票友大赛金奖,穆瑞还走进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表演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喝彩。
许多文艺单位和个人踊跃报名参加,不计报酬义务演出。退休多年的越调毛派传人高雪棠老人,听说“一元剧场”招人,主动要求参与,还专程到许昌市请出老师——河南戏剧八大名旦之一、越调毛派大师毛爱莲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
在文化志愿者们的帮助下,20场,40场,80场……演出一路顺利举办,大量文艺作品在剧场舞台上精雕细琢、璞石成玉。
剧场选送的2部豫剧现代戏《都市长虹》《云锦人家》双双荣获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最高奖“文华奖”和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选送的舞蹈《担经挑》、小戏《洞房》、小品《卖玫瑰花的老人》等11个作品,均在国家、省级艺术赛事上获奖。
2011年,“一元剧场”荣获我国社会文化活动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同样是这一年,“一元剧场”改名“周末公益剧场”,象征性的一元门票也被取消,周口市财政开始每年拨出100万元专款扶持剧场运营,让市民免费进入剧场观看演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确保质量,“周末公益剧场”为市民奉上了一道优惠的文化大餐,2013年被评为文化部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成为周口人最引以为傲的文化公益品牌。
传承:信念之花遍地香
15年间,舞台上的人来来走走、兜兜转转,舞台传承的精神却绵延不断。
刘振宇从一名字幕员成长为市文化馆的馆长,曾负责“周末公益剧场”导演工作多年。
“刚接手的时候压力很大。既想保持演出的质量,又想扩大商业合作提高志愿者们的待遇。每周五演出结束,短暂的轻松过后,又必须马上投入下一轮准备工作,想策划、联系演员、准备排练。”
曾经不止一家企业表示,愿意出资赞助周末公益剧场演出,只是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商业植入。在仔细甄别和考虑后,刘振宇委婉拒绝了大部分的商单。“吃人嘴软。有些植入内容过于赤裸裸,和剧场的公益、文化属性不搭。我们的第一原则还是给市民们带来纯粹、高质的演出,再咬咬牙吧。”
剧场首期演出的主持人申文慧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将更多时间投入剧场演出和文化志愿服务中。有时一场演出结束,演出费只拿十几元,相当于一份盒饭钱,靠着多个兼职维持生活。
“我不能说我一点也不看重钱,但参加剧场确实是以情怀为先。它塑造了我,没有它,就没有现在的我。”从登上剧场舞台初涉主持领域,到熟练控场成为一名专业主持人,申文慧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历练成长。2013年,她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基层文化志愿者”。
剧场粉丝之一的王晓千,妈妈曾作为舞蹈队成员数次登上剧场舞台。多年后,她也成了剧场的一分子,负责起导演工作。“算是圆了昔日的一个梦了。”王晓千笑着说。
首场演出节目《俏夕阳》的小演员蓓蓓,在剧场的影响下走上文艺道路,成为文化志愿团队周口童星幼儿园的一名专业舞蹈老师。15年后,她参与编导、领舞的《岁月如歌》再次登上剧场舞台,用亲身经历向观众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文化志愿者刘胜利组织的周口民族管弦乐团,文化志愿者周琦创办的周口市颍河豫剧团,时常参与剧场活动,多年来足迹遍布全市各县区,走到哪儿演到哪儿,成为文化惠民路上的亮丽风景线。
……
300人,500人,1000人!经过15年的不断发展,“周末公益剧场”如今已拥有文化志愿者1000多名。“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队自发加入志愿者队伍,把志愿服务当成使命。”刘振宇说。
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年龄跨度大,各有专长,被分别编入文化宣传队、文艺表演队、培训辅导队等志愿者服务队,除了默默支撑剧场演出,还服务全市各个乡镇的文化活动,平均每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年服务3000多人次,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去一片欢声笑语。
微光成炬,文化之花绚丽绽放;惠民行动,志愿铁军永在路上!“‘周末公益剧场’创立15年,做到了节目精彩,践行了文化惠民,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凝聚了精神力量,相信会继续成功地走下去。”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韩丽霞说。
走过15载,剧场正青春。
剧场里上演的情景剧取材于生活,真实有趣。本报记者李昊摄 |
图①由周口民族管弦乐团表演的剧场专场演出红楼梦主题音乐会。周口民族管弦乐团供图 |
图②5月19日,小戏迷们在“周末公益剧场”举办的戏迷票友大赛少年组上各展风采。周口市文化馆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