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博物馆展览季”在河南博物院正式启动,全省300多家博物馆将策划推出160多个特色展览和3000多场社教活动。此次展览季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承办。
当天上午,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里人头攒动,主展馆大厅里,依次摆放着来自省内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背后附有介绍该博物馆陈展概况的展板。
河南是近代博物馆事业发祥地,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三
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河南这些知名博物馆,你或许能如数家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河南不仅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
作为文博大省的河南,如今已有博物馆38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并且基本形成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不仅如此,河南还有5项24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博物馆纪念馆384家,可移动文物478万余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载体。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介绍,7月22日,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博物馆改革发展,优化博物馆布局,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和国家级重点专题博物馆。”
田凯说,河南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正努力将丰富厚重的文物资源转化为河南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发展的重要优势资源,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他介绍,在博物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好综合性博物馆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全省中小博物馆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功能,鼓励行业博物馆建设,引导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推进新时代文物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160多个特色展览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我们常说,行走河南,才能读懂中国。要想读懂中国,河南这些博物馆还真是非去不可。
在河南博物院,“风樯阵马,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正在举行,王铎与董其昌齐名,并称“南董北王”;郑州博物馆的“千秋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遴选了德化瓷精品124件(套),全面展示了德化窑的魅力特征及其强大生命力。
洛阳博物馆的“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上洛”展,展品年代横跨新石器时代到当代,实现了传统文物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开放、包容、共创成为此次展览最大前瞻性尝试。
田凯介绍,在本次展览季活动中,全省3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在举办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将策划推出160多个特色展览,拟开展3000多场一系列诸如研学旅行、公益讲座、节目展演、暑期教育等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
这些展览和活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对河南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和地位的集中展示和展现,对于推进全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旅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他认为,那些深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精品,让它们通过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活动,“活”起来、“动”起来,通过公众的参与,通过陈列的展示,讲出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中原文物故事,讲清黄河文物故事,才能把“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的文化品牌深入到千家万户。
7月28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博物馆展览季”启动仪式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启幕。本次展览季活动,将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建立联动互通、积极交流的平台,助力河南全省博物馆展览展示的创新发展。
本次展览季活动中,全省3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在举办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将策划推出160多个特色展览,拟开展3000多场一系列诸如研学旅行、公益讲座、节目展演、暑期教育等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这些展览和活动,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对河南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中的价值和地位的集中展示和展现,对于推进全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旅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另据了解,本次展览季活动中,全省博物馆的部分特色陈展将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让大家通过网络,足不出户“云”上逛展,共同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如:河南博物院的“风樯阵马,笔力扛鼎—王铎书法艺术展”、郑州博物馆的“千秋德化:福建德化窑瓷器展”、洛阳博物馆的“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上洛”等等,不同主题、形式各异的展览为大家讲述中原文化故事的同时,也为参观者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作为文博大省,河南省现有博物馆384家,位居全国第三,全省博物馆布局渐趋合理,基本形成了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陈出新,创新形式策划推出各类特色展览,并获得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代表们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们回信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结合我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讲出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中原文物故事,讲清黄河故事,从而把“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的文化品牌深入到千家万户,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