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级政府坚持党政同责稳面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应对连阴雨、做好秋冬播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广泛动员,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秋冬播应种尽种,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
□本报记者刘晓波
2022年“三夏”,河南小麦的关键词是丰收。
顺麦收阵线一路向北,一个个高产纪录诞生:豫南邓州种粮大户刘飞的小麦平均亩产1233斤,比去年增产三成;豫西宜阳“洛旱22”千亩示范方刷新了全国旱地小麦的高产纪录;豫北卫辉种粮大户李道贵的200亩麦田从一片汪洋到满目金黄,亩产达到1500斤……
“今年河南小麦普遍呈现‘三高’:产量高、质量高、售价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762.61亿斤,同比增长0.3%,其中小麦总产量762.54亿斤。河南夏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河南用拼出来的小麦丰收,不仅解决了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稳住了自身经济大盘,也为保障全国粮食供应、稳物价、保民生、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坚实支撑。
开局不利的劣势如何补回来?
这两天,淇县种粮大户李文周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去年秋汛秋粮绝收的照片,一张是黄澄澄的麦子颗粒归仓的照片,一句“看懂的都是兄弟”的配文,让不少人破防。
“地里积水2米多深,庄稼淹了、仓库倒了、粮食霉了,当时真有点泄劲,不想干了。”去年麦播时,李文周一度想把地撂荒弃种。
与淇县类似,去年受持续降雨和泄洪影响,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被淹没长达两个月之久,上一季收成泡汤,下一季播种不了,农田基础设施损失殆尽。
去年“7·20”特大暴雨灾害,让一些产粮大县受到重创。农田积水面积最高达425万亩,去年10月中旬仍有六成农田土壤偏湿,农机下不了田,秸秆沤在地里,小麦播期整体推迟7—15天。当时别说是丰收,很多地方的麦子能不能种上都是问题。
保粮食安全,首先保粮食播种面积。面积稳住了,才能谈收成。
今年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抓好今年夏粮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提前将小麦种植任务分解下达市县,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抓粮责任;大力推广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和以肥补晚“四补”技术,豫北受灾严重地区用上了“龙吸水”,抢排抢种。
全省麦播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与常年基本持平。
麦子种上了,面积保住了,苗情却不太乐观。
我省有1000余万亩小麦在适播期下限播种,去年冬前苗情长势弱,有的是“一根针”,有的甚至是没有出苗的“土里捂”。郭天财坦言,小麦晚播面积之大、三类苗占比之高、苗情类型之复杂、田间管理难度之大,是自己从事小麦栽培研究45年来从未遇见过的新情况。
怎么办?千方百计补救!但好比病人要恢复,不能一下子大鱼大肉,得先小碗喝粥调好身体,管理弱苗不能大水漫灌、大把施肥,要因地因苗施策。
滑县种粮大户王付强的700亩小麦位于长虹渠蓄滞洪区,去年12月6日才种下去,比常年足足晚了两个月。眼看别人家的麦子都已出苗,他的麦子还在土里捂着,那段时间他忧心如焚。作为种田“老把式”,他深知如果没有好办法,后期很可能绝收。
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王付强破天荒地给小麦用上了地膜。“地膜可以提高积温,增墒保湿,促进小麦生长。”滑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张心玲说。
小麦盖上了“棉被”,过了年后,果然出苗了,但温室的环境让小麦虚长,看着瘦弱、没劲。张心玲指导王付强逐步给小麦通风透光,“少吃多餐”。
小麦返青期,王付强的超晚播小麦个头已经快赶上正常播种的小麦了,张心玲又让王付强赶紧浇返青水,施速效氮肥。天道酬勤,王付强家的超晚播弱苗成功转化为二类苗。
各种技术汇聚在一块地里,农技人员“泡”在地里手把手指导,难怪有农民感叹“不丰收都不行”。
针对晚播面积大、弱苗比例高的情况,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行动。我省派出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1.3万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蹲点包片,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共组织62批(次)专家参与“科技壮苗”春季田间管理指导活动,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系统加大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推广力度,累计培训农民171.63万人次。
4月底,我省苗情已基本接近常年水平,一、二类苗占比已超九成,奠定了夏粮丰产基础。
河南小麦的韧性从哪里来?
苗情转化刚松一口气,病虫害的挑战接踵而至。
省植保站研究员吕国强提出警告: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一旦侵染病原菌,小麦不但会减产30%,品质和价格也会一落千丈。以条锈病、赤霉病为代表的“两病”防治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夏粮能否丰产丰收。
“杀虫不等虫开口”,面对今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的风险,我省以豫南6市为重点,分区指导,精准防控。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落实资金5.5亿元,防治赤霉病、条锈病8592.91万亩次。
“三夏”期间,农技人员和农民都说,小麦植株从上到下,干净利索,没有赤霉病、条锈病或白粉病带来的“白穗”和“黑穗”。今年我省二等及以上小麦占比达95%以上,是近10年来占比较高年份。
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小麦“一喷三防”是有灾防灾、无灾增产、吹糠见米的一项技术措施。今年中央财政用于夏粮生产的资金超过60亿元,并时隔7年再次恢复“一喷三防”补贴政策。
河南第一时间将4.0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下达到县,全省各地累计落实资金5.3亿元,喷防面积1.1亿亩次,我省小麦灌浆时间普遍多了3天,千粒重平均提高0.45克。
“晚播怎么种?弱苗怎么管?病虫怎么防?‘一喷三防’怎么搞?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河南都提前谋划、分析研判,应对措施招招不落、招招见效。”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表示。
大灾之后,我省夏粮产量能再创历史新高,除了天帮忙、人努力,小麦生产管理措施环环相扣等原因外,也与我省多年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密不可分。
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今年迎来了改造后的首个麦收。“亩产达到1300斤,比普通农田亩产增加150—200斤。”示范区负责人徐聖钦向记者演示,通过高标准农田大系统平台,可以实时掌握小麦生产的关键数据,哪块田里缺水了、土壤是否该追肥了、有没有发生病虫害,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显著提高了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
良种实现粮丰,优质更能卖上优价。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今年种植的千亩“郑麦113”弱筋麦,还没收获就被酿酒企业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2元左右的价格订购,专种专收,销路不愁。从吃饱到吃好、吃出健康,我省大力调整优化小麦种植结构,在全省选择40个县,每个县建设10万亩以上高标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628万亩。
小麦如何丰收在手颗粒归仓?
麦熟一晌,小麦种得好更要收在手、粮满囤。
临近麦收,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统筹好“三夏”生产和疫情防控,成为考验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抓粮生产的“必答题”。
唐聚敏夫妇是一对“麦客夫妻”,每年5月下旬,他们就从驻马店开始,一路向北,逐“麦”而行。今年麦收碰上了疫情,唐聚敏起初还担心会不会被卡在什么地方“趴窝”,但这种疑虑从下高速那一刻起就消失了。
“下了高速,只需要简单登记一下个人、车辆信息即可通行,相关工作人员还为我联系作业乡镇,不让我跑空趟。”唐聚敏笑言,他还领到了爱心大礼包,里面有口罩、消毒液、药品等。
省委、省政府成立“三夏”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气象、交通、疫情防控、农机5个工作专班。我省出台“硬核”措施迎战“三夏”:“两码两证两优先”,作业人员两天一检,小麦收割线推进到哪里,核酸检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还推出加油优惠、高速免费等10项“金服务”。
各地纷纷给因疫情无法返乡收麦的老乡吃下定心丸:新乡封丘村干部喊话在外老乡,请安心务工,家里麦子帮你收;南阳镇平在各乡镇成立党员干部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有困难的农户抢收抢种;周口西华公布各乡镇服务热线,一个电话就能帮助老乡把收、储、种问题全部解决。
减损也是增产。今年我省在73个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开展农机减损比武活动和机收损失检测,节粮减损耕耘“无形良田”。
我省共设立跨区接待服务站441个,开通跨区机收服务保障热线212条,成立应急抢收队、服务小分队617支,全省夏收历时18天圆满收官,实现颗粒归仓。
这一季的丰收,也是新一季劳作的序幕。
春争日,夏争时,7月至9月是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完成全年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的目标,河南还需稳扎稳打,争取用一个又一个丰收,让“中国碗”多装“河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