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河南在线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河南经验
2022-09-20 10:31:42 | 作者: | 来源: 本网综合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河南经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不能把粮食当作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河南考察调研,每次必谈农业,必谈粮食生产。牢记总书记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必须把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农业大省河南,面对今时,农业大而不强矛盾突出,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展望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也需未雨绸缪。

  2016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人社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教育厅“四路协同”,累计培育各类高素质农民135.73万人,其中农业农村部门示范培育39.46万人。一大批高素质农民通过培育脱颖而出,他们是创新创业的领头雁,贡献智慧的排头兵,也是中原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高低”搭配构建一体多元培育体系

  9月14日,河南农业大学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报名开始,不少新型经营主体的朋友圈里,这则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农民进高校、进课堂学习,这是我省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缩影。

  从种植养殖技术、生产管理到产品营销,从教授上课、师生互动到实地考察实践,这个开在高校里的培训班不简单。

  夏邑县高素质农民王飞就是河南农大的“毕业生”,半个月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没参加培训班之前,就知道闷头干,听老师一讲,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王飞说。

  从种植技术、管理模式到产品销售,掌握多项新技能的王飞将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年四季有活干、一年到头有钱赚”,他自己也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农业指导老师。

  谁来培育高素质农民?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项目招标的“一体多元、适度竞争”的农民培训体系。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不同培训主体有各自的优势,农广校贴近基层,传授实用农技知识和小窍门,接地气;高校师资、科研力量雄厚,讲授先进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理论实践相结合;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则主要提供实训基地,看得见摸得着。

  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

  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从哪儿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是精准寻找,科学引导?在农业人口大省河南,这道选择题并不简单。

  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产业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精准“坐标”,十分关键。

  在夏邑县,基层政府组织、基层干部的参与,让该问题迎刃而解。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困难在哪里……这些问题,基层干部最熟悉,因此,夏邑县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组织招生和教学安排中的重要作用,摸清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底数及需求。按照各村组农民的文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分布和存在突出问题等实际情况,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围绕产业,夏邑县精准培育,经过培育的高素质农民,不仅成为发展产业的佼佼者,也成为带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关键。

  夏邑县曹集乡彭寨村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村,500亩草莓种植基地,亩效益超过4万元,带动众多村民参与。基地发起者薛峰等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夏邑县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草莓班学员。

  如今,夏邑县“三品一标”基地总面积达到92.5万亩,占商丘市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60%是由农广校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创建。

  围绕产业育人才,育出人才促产业,正是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思路的鲜活注脚。

  扶上马送一程

  瞄准农民需求,缺啥补啥,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精准传经;面向未来,跟踪服务,为农民保驾护航,时时送宝。

  怎么培育好高素质农民?我省紧贴乡村产业兴旺、人才振兴需求,建立省、市、县分层分类、育训结合、全产业链工作机制,着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经营者(农业经理人)能力提升、种养加销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四类并进”培育行动,整体提升各类农民种养加销、经营管理和社会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能力。

  不仅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营思路,面向乡村,我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还注重为农村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据了解,全省高素质农民中,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22万家以上,超过2690人担任农村“两委”干部。

  “参加培训,是正式成为高素质农民的开始,也是我们跟踪服务的起点。”信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高素质农民培育不是一堂课、一个班,而是贯穿其发展全过程的“订单式”服务,从政策扶持、项目倾斜、资金支持、技术服务、解困纾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经过持续跟踪培育,使其成长为乡村治理的领路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产业兴旺的有为人、绿色发展的先行人,也就是都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楷模功臣。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