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铭家庭农场阳光玫瑰走俏全国 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激发创业热情
王寨乡在全面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中,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并采取三项措施推动产业发展与消费帮扶相结合,以产业带消费、以消费促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张鸿飞王国锋文/图
9月14日,在汝州市王寨乡孙庄村南坡一片地头搭建的遮阳棚前,“热烈祝贺铭铭家庭农场开园大吉”的黄字红底横幅格外耀眼。棚下,前来帮工的20多名村民不停歇地把一串串经过挑选的阳光玫瑰葡萄装入袋内,再装筐,然后抬上来自洛阳的全国知名零售品牌大张集团的运输车,码好。
孙洋洋 |
准备外运的阳光玫瑰 |
粒大饱满的阳光玫瑰 |
孙强伟、杜俊峰夫妇 |
“洛阳大张集团要了2万多斤。”园主孙洋洋一边张罗着装箱装车,一边举起手机拍照记录。此前的9月7日、8日,铭铭家庭农场两天销售了三车阳光玫瑰,共1.5万多公斤,是福建客商专程用冷藏车运走的。
孙洋洋生于1988年,大学学的专业和种植八竿子也打不着,因此,说起种植阳光玫瑰来,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味道。
之所以用苦尽甘来形容,是因为孙洋洋的阳光玫瑰挂果头一年和第二年,结出的果实不仅味道差,而且品相也难看,因此亏损了五六万元。
孙洋洋与阳光玫瑰结缘,始于汝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时间要回溯至2015年年末,地点是河南农业大学。孙洋洋说,培训时,主办方组织学员去山西考察,在考察中他第一次见到了阳光玫瑰。
“可能是园方为了方便卖苗吧,大冬天下雪了,阳光玫瑰还挂在枝条上,摘一颗品尝,又冰凉又甜,感觉非常奇妙。”孙洋洋说,他当时就给妻子高钰茹打了一通电话,赢得了支持。
孙洋洋是一个敏思笃行的人,第一次培训考察,他没有买苗,再一次专程去考察时,才下定决心买了600多株阳光玫瑰苗,回汝州试种了3亩地。
经历前两个挂果季的失败后,孙洋洋通过努力钻研,找到了种植阳光玫瑰的路子,一年比一年好了起来,现如今,已发展到了3个园子20亩地,按地理位置排名分别是东园、中园、西园。
9月9日,在铭铭家庭农场最早的试验地块中园,孙洋洋指着棚架上的薄膜说:“阳光玫瑰不喜水,这是专门搭建的遮雨棚,东西两个园子也要开工搭建了。”
孙强伟、杜俊峰夫妇是孙洋洋的叔叔、婶婶,负责西园的日常管理,两人每月能拿3000多元收入。采摘季,来园子干活的帮工,每人每天60元,忙起来的时候,一天用工多达五六十人。
48岁的孙庄人彭青丽,原先也在铭铭家庭农场务工,由于耳濡目染,去年11月,她和丈夫王团委商量着种了3亩多阳光玫瑰。或许是有孙洋洋的成功经验可复制,以及提供技术支持的缘故,彭青丽快人快语,显得很有信心。相比较之下,正在牛羊粪堆旁堆肥的王团委则少言寡语,但笑起来也十分自信。
来自王寨乡乡村振兴办公室的消息称,铭铭家庭农场的成功起到了示范效应,通过销售带动、技术指导等,带动周边村和外地的十几家种植户种植阳光玫瑰近百亩。
“你知道我们这里的阳光玫瑰为什么这么好吗?”孙洋洋解释说,这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石头矿物质含量高,透气性好,“我们是在用阳光玫瑰酿造甜蜜的事业。”
看着儿子一步步成长起来,儿子儿媳恩爱和睦,孙洋洋的母亲、55岁的杨恩笑得合不拢嘴。
(如果您对“阳光玫瑰”感兴趣,希望学习种植技术,请拨打15886741118联系孙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