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句话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感受,但在观看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志愿军之三-存亡之战》后,我对这句话有了重新的感知和认识。
《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铁原保卫战为故事主线,通过一场场血与火的战争场面,充分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面对强敌敢打敢战、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当年我国还正处于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面对重炮装甲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们的战士只能用血肉之躯相对抗。其中有一幕武器专家与战士互动的场景,战士反映说用于炸坦克的掷弹筒方向性不佳,超过10米就会偏离方向,而该掷弹筒的杀伤半径为20米。专家很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但战士却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可以抵近10米以内投弹。刚听到这句话,不仅是专家,就连我开始也很疑惑,什么意思呢?但瞬间就明白了,抵近10米以内投弹,而炸弹的杀伤半径是20米,那就是上去了就没想着回来,战士们是在用生命投弹!
我是个感性的人,在观影过程中心情总是很沉痛,眼睛也总是湿湿的。其中一幕是志愿军战士向敌人发起最后冲锋场景,冲锋的战士纷纷大喊着报出了自己的家乡,我是河南焦作的,我是山西大槐树下的,我是......,一个个地名从战士口中报出,一个个生命在烽火硝烟中绽放,那一刻我的心紧紧的揪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在胸腔中激荡。还有李想牺牲时的场景,战士们打光了,敌人也围了上来,李想通过步话机向军部报告,与妹妹别离,“我们回不去了,一营倒下了,你们继续前进”,然后毅然按下了炸药起爆装置,看到这一幕我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瞬间泪奔,“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何其的悲壮!
在这部影片中,围绕着李想一家人的生活和战斗历程,还处处透露出了一种家国情怀,展示了志愿军将士的铁骨柔情。父亲李默尹离家赴朝时,向女儿李晓说,“我带了家中的钥匙”。李晓看着远去的亲人,伤心哭喊“哥走了,爸你也走了,这个家还是家吗?”而当一家三口在朝鲜战场重逢时,李晓流着眼泪说,“我离家参军时也带了家中的钥匙”!家,是希望,是寄托,钥匙在,家就在!
和平是战争换来的,红旗是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正是志愿军将士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歼-20巡航蓝天,三艘航母大洋泛波,东风系列刺破苍穹,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有信心打败任何来犯的敌人。未见其面,却受其恩,如今山河无恙,愿以这盛世中华告慰先烈英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