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近三年来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助企纾困 今年前三季度为企业减负约1260亿元
12月4日,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昌召开,大会通报了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共同努力,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做了什么?】
帮助民营企业提振信心、稳定发展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近三年来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助企纾困。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省委、省政府始终与民营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政策支持、入企帮扶、市场拓展、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帮助民营企业提振信心、稳定发展。
在强化政策支撑方面,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28条”、民营经济“36条”,各有关部门在财税、金融、用地、用工等方面细化政策举措,构建“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政策兑现机制,前三季度为企业减负约1260亿元。
为加大入企帮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建立民营企业沟通机制,省市县召开座谈会、恳谈会、早餐会等活动300余场,派驻企业特派员,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5347个。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在拓展市场空间方面,我省举办2023中国(中部)工业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等经贸活动,围绕电子信息、锂电和光伏新能源、有色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组建产业联盟,开展产供销精准对接,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发布第一批207项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强化要素保障,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在优化发展环境领域,我省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推广“企业安静期”制度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开展“新官不理旧账”、拖欠民企账款等专项整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金额超30亿元,优化营商环境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成效如何?】
民营经济为全省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在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广大民营企业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为今年全省经济保持“加快恢复、持续向好”态势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生力军作用更加凸显。截至三季度末,民营经济对我省GDP、税收、出口贡献率分别达到59.7%、78.7%和97.6%;科技创新重要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民企占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比重分别超过80%、90%和90%;促进就业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民营企业吸纳城镇就业人口超过全省80%。
●【接下来怎么干?】
实施五大行动,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协调各地各部门对民营经济“36条”细化实化,定期调度督促,强化跟踪问效,让民企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开展专项行动。聚焦民企痛点难点,实施清理限制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破解民企融资难、助推民营经济创新升级、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等五大行动,深化“新官不理旧账”、拖欠民企账款、不规范执法等专项治理,更大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健全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民营经济统计监测、诉求快速处置等机制,及时化解困难问题,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