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金融网首页 > 财经要闻
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保住重点群体就业守住千万家庭幸福
2022-07-13 07:22:10 | 作者: | 来源: 大河网

  到2025年,河南将完成150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50万人取得相应证书。全省持证人员总量达30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0%以上。

  7月8日晚,华灯璀璨,郑州国贸360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个个特别的“夜市”摊位吸引众多年轻人驻足——“夜市”提供的不是美食,而是工作岗位。郑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近期每逢周五组织的“人才夜市”招聘专场,让求职者和企业利用晚间休闲时间来了一场“美丽邂逅”。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头连着发展稳定大局,既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又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河南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稳就业、保就业压力增大。抓住就业这个“牛鼻子”,就守住了民生幸福的底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将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省委书记楼阳生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就业服务,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省长王凯强调,要扛牢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

  从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到真金白银支持稳岗企业,从探索用工新模式到涵养新业态培育新职业,从加强权益保护到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实落地,稳基础、拓渠道、提质量,用心用情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

  拓“潜力盘”

  增就业渠道

  经济加速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赋能,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源源不断创造着新就业岗位。

  新模式,让人力配置更科学。

  7月12日,鹤壁天海集团线束新能源生产车间内,43岁的郝瑞华站在集成面板前,双手上下翻转,一条条颜色各异、规格不同的电线,很快被整理成有序而规范的线束。

  身为鹤煤集团员工,郝瑞华以共享用工身份在天海集团工作刚满一年。他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收入稳定,离家又近,骑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原来去矿上来回得两个小时”。

  共享用工是近年兴起的用工新模式。鹤煤集团员工相对富余,而天海集团用工有缺口。了解这一情况后,鹤壁市人社局牵线搭桥,双方一拍即合,鹤煤集团陆续输送200多名员工到天海集团。根据协议,用工共享期间,工资由天海集团直接发放;鹤煤集团仍负责管理“共享用工”的劳动关系,并为其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通过集团内共享、园区共享、行业协会共享、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等多种模式,今年以来,鹤壁共享用工项目已扩大到70多家企业,累计共享用工8000多人次。“今年年底前共享用工将实现辖区400家重点企业全覆盖。”鹤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共享,有助共赢。输出企业解决了员工安置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输入企业解决了用工燃眉之急,减少了招工成本。”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世欣表示。

  新职业,观念一变天地宽。

  暑假以来,焦作小伙儿方震的两部手机就满负荷运转,每天有几十个外地客户电话咨询出行路线、疫情防控政策等。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他设计了“纵情山水”“回望历史”等多条研学旅游路线。从导游转型到研学旅行指导师,方震对自己新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需要更专更广的知识储备,职业前景也更广阔”。

  “一楼电梯边自助挂号机人少,不用排队,上楼后在科室前还要再取号。”在郑大一附院主院区,24岁的陪诊员黄潇潇讲起自己的工作头头是道。她对郑州各大医院的看病流程摸得“门儿清”,挂号排队、抽血化验、交费取药……这些都由她又快又好地替代患者完成。空巢老人、独居青年、外地就诊患者是她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潇潇看来,亲情陪伴,舒缓情绪,为患者节约宝贵的问诊时间,这是陪诊这一新职业的价值所在。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碳汇计量评估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民宿管家……新职业不断涌现,全新的就业岗位虚位以待。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活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城市,新职业发展态势良好。郑州新职业从业人数居国内前十。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公布新职业招聘信息,引导更多人转变就业观念,投身新职业;同时做好指导服务,推动新职业规范发展。”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业态,“互联网+”放大用工效应。

  家里油烟机有一段时间没清洗了,郑州市民程方拿起手机点开APP直接下单,很快便有师傅接单上门。不到两小时,油烟机清洗一新。

  UU跑腿,一家郑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去年6月开始上线了一项新业务:家政服务。“原来主要做代买代送代排队,现在我们深度嵌入生活服务,这样既能充分利用零工的时间,也让跑腿师傅通过技能获得更多收入。”UU跑腿首席战略官兼财务官王一凡说,这项业务上线一年多,业务量已位居郑州同行业前三。

  “互联网+”服务,为零工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以来,美团等平台大力开展稳岗行动,因地制宜上线夏季跑单补贴,如“夏季系列奖励赛”等,骑手不仅能获得基础配送费,还可获得额外跑单奖励,切实提高了骑手收入。

  近日,全省多场招聘会拉开帷幕。从发布的岗位需求来看,制造业、研发、在线办公、电商直播等行业岗位需求量大,这与近年来河南经济转型步伐高度匹配。

  我省近年来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聚焦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城市等10个重点领域,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催生更多新职业、新业态,就业“潜力盘”越扩越大。

  稳“基本盘”

  保重点就业

  今年河南高校毕业生达81.7万人,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占全省新增城镇就业目标的72%以上,较去年增加11.1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保就业,情系大学生。

  “学校组织的‘宏志助航’计划培训,帮助我走上了牧原集团生产管理储备干部岗位。”河南农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肖连鑫很开心。

  “我来自农村,也愿意扎根农村。”兰考县学子许宇蒙毕业后回乡创办兰考县弘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

  “我到新疆参加了一年的西部计划后选择留下来。”安阳师范学院毕业生范瑞琪说,青年时代,不吃苦哪能有收获。

  不同的选择,同样的精彩。合力为大学生就业搭桥铺路、保驾护航,让更多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拥有出彩人生,正是我省多措并举力保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所在。

  加强政策支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开拓政策性岗位空间,扩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规模;实施特岗教师、选调生等就业项目,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基层;设立1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把保障大学生创业作为重点;创新实施“招才引智”“智汇郑州”“河洛英才”等人才计划,为大学生留豫搭建平台。截至目前,我省统筹各方资源,已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就业岗位279.1万个。

  搭好供需平台,健全就业市场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三级就业市场联动机制,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空中宣讲会等活动,推动就业岗位资源共享;各高校通过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开拓就业岗位,开展供需调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已走访企业5545家,开拓岗位13.48万个。

  “一人一策”帮扶,不落下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各项花销很大,老师帮我办理了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2000元现金准时打到了卡上。”刚刚入职洛阳一家建筑公司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郭超翼很感谢这项帮扶政策。今年,我省共向2022届8.7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补贴1.76亿元,并建立就业台账摸清求职意向,“点对点”推送,“面对面”指导。

  面向产业发展和未来人才需求,深入推进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及时发布锻强优势、急需特需、重塑升级、淘汰限制本科专业目录清单,对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社会需求饱和的本科专业实行引导性停招撤销。近3年,全省累计撤销62个本科专业点、停招761个本科专业点及方向。今年全省开展招生的本科专业中,理工农医类专业数量同比提高0.33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占比由5.91%提升到10.56%。

  保就业,关爱农民工。

  马巧月曾是开封尉氏县大马乡马古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在村口铅笔半成品加工厂扶贫基地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平舆防水在业内很有名,他们手艺好,工钱比别人贵点我们也愿意用。”郑州一家装修公司的负责人杨建说。平舆县采用培训、鉴定、发证、就业一体化的技能培训模式,推动防水产业越做越大,在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平舆防水”也成为我省众多劳务品牌的杰出代表。

  打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我省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力度,大力培育劳务品牌,深化劳务协作,开展“豫见·长三角”“豫见·珠三角”等系列活动,积极拓宽务工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作用,提供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健全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就业服务延伸到行政村,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已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

  保就业,守护创业梦。

  鹿邑人黄纯杰,响应家乡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创办雅迪思化妆用具公司。6年时间,他的工厂已由5亩扩大到20亩,平时员工200多人,高峰期能带动1000多名乡亲就业。

  建厂房、房租、开业都有补贴,鹿邑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制定返乡下乡创业30条政策措施,吸引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近20万人就业,实现了“返乡一人,带富一方”。

  保就业,念好稳岗经。

  河南洛斯玛精品酒店因疫情遭遇开业以来最大的资金困难,紧要关头享受到留抵退税政策,4月21日收到增量留抵退税280多万元,最近还将到账退税金额410万元。“政府的支持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走出了困境。”该公司负责人说。

  市场主体是就业的源头活水。为帮助尽可能多的市场主体稳岗,我省推出多项创新举措:顶格执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将范围扩大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企业每吸纳1名大学毕业生给予1000元一次性补助;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给予见习单位每人2000元见习补贴……

  努力保住重点群体就业,就保住了就业“基本盘”,守住了千万家庭的幸福。

  强“质量盘”

  提就业技能

  “我的工作是给工业机器人‘看病’,做好维护保养。”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得主段旭龙说,“大赛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会继续攀登技能高峰。”痴迷技能的他成了业内新星,还没毕业就被大公司瞄上。

  以赛促练、以赛提技,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稳步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就业难”与“技工荒”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高技能岗位“有活缺人干”,没有技能的群体“有人没活干”。如何缓解这种矛盾?技能培训是关键。

  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省委着眼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同步实施,紧锣密鼓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技能河南”列为“十大河南”建设之首……技能河南建设,让人口大省的就业工作有了新依托。

  技能,带来了就业岗位。“我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取得中医催乳专项能力证书,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在开封百帮喜悦月子会所,求职路上屡次碰壁的王俊人一边护理产妇和婴儿,一边感慨自己的求职经历。

  技能,提高了收入水平。26岁的张志路痴迷计算机技能,工作半年左右已先后拿到助理级架构师、系统管理员等技能证书。不久前,他刚被郑州一家公司“挖走”,每月工资比以前多了4000多元。

  技能,让就业更有尊严。汝南县罗店镇村民吕凤丽长年在家务农,去年听说可以免费学育婴技术,就去考了证书,很快就有本地客户找她,“干了半辈子农活,没想到现在我成了拿工资的人,在家里腰板也硬了!”

  技能,激发了经济动力。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多次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80%的员工已取得技能等级证书,600多名员工成为高级工、技师。“培训提升了员工技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技能,激发了社会活力。放下锄头,拿起鼠标,成为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村民的新时尚。“在电子商务能人带动下,全村400多户村民,家家做直播。”村里首批电子商务从业者王明说。王营村建起夏邑县第一个村级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22家,年产值8亿元,从业人员2000多人,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活力。

  技能加持,让河南人的就业插上了翅膀。稳岗有技能、增收靠技能成为共识,人人学技能、处处有培训蔚然成风。截至6月底,我省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8.3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5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4.5万人,展现出技能重塑的蓬勃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河南省科学谋划“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为全国技能人才事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业措施精准发力效果显现。截至6月底,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9.3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稳就业保就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时间已进入下半年,市场加速回暖,政策红利渐次释放,各项有利条件正在累积,就业局面逐渐企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我省正全力以赴写好稳就业保就业这张答卷。

编辑:木子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河南金融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